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罗非鱼酶解液的脱腥作用研究

来源 :“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binf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5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罗非鱼肉酶解液腥味的脱除效果,发现阳离子树脂均有适当的脱腥作用,其中D113型树脂效果最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D113型树脂脱腥工艺,结果表明:在25℃下脱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液pH值5.0、树脂用量5.0%(m/v)、接触时间1.0 h.在此工艺条件下酶解液的腥味最低,蛋白质回收率为80.61%。本工艺可用于鱼蛋白酶解液的脱腥。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蛋白质强化对搅拌型酸奶品质特性的影响,文章中以脱脂奶粉(SMP)和乳清浓缩蛋白(WPC)-80作为蛋白源,研究了强化不同种类及不同水平(2.7%、3.1%、3.5%、3.9%)的蛋白质强化
会议
目的: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营养保健鸡蛋中α-亚麻酸的含量。方法:营养鸡蛋以盐酸进行酸水解提取脂肪,接着脂肪样品以0.5 mol/L的氢氧化钾-甲醇溶液进行甲酯化反应,以F
会议
以新鲜鸡肉为原料,利用现代生物酶解技术,制备肉类酶解物。以酶解过程中的水解度,酶解产物的风味特征为研究指标,采用不同的酶及酶解工艺,研制富舍美味肽的蛋白液。结果表明,
以罗非鱼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对硫酸软骨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其方法是在稀碱-酶解法的基础上,再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
从自然晾晒的广式腊肠中分离筛选乳酸菌,并对所筛选菌株的发酵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广式腊肠中分离出147株乳酸菌,从中筛选获得5株革兰氏阳性乳酸菌,均耐受6%NaCl和150mg
会议
本文以游离脂肪酸(FFA)为指标,结合感官品评,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脂肪酶酶解工艺:45℃下添加0.4%的(按干酪质量计)Palatase20000L,调整体系pH至7.5,搅拌酶解6h,得
会议
导演石伟说,之所以会选中温峥嵘,是因为她在《错爱一生》和《非亲姊妹》中,虽然演的是都市女人,可骨子里却有一种“刀马旦”的精神。众人瞩目的“韩英”“百分之九十的朋友没
通过对彩鲷和普通罗非鱼背部、腹部和尾部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营养价值及质构特性的研究,评价两种鱼不同部位的营养与质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背部的蛋白
会议
藤本牡丹是从俄罗斯民间引入 ,为旋花科缠绕茎藤本花卉 ,在寒地可全裸越冬 ,当年高达 3m~ 4m(米 )以上 ,粉色花莲座形 ,花茎 4cm~ 5cm(厘米 ) ,5 0余个花瓣不露心 (见本期彩页 ) ,花
为利用微生物以解决鱼露的快速发酵问题,本实验采用平板透明圈法初筛、摇瓶复筛,从半年鱼露发酵液中筛选到一株产蛋白酶乳酸菌T1。考察其生理生化性质、酶学特性,并添加入鱼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