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动力学及参与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酶的研究

来源 :第五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li1989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是一种生理活性显著的化学物质,但由于其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药物的代谢产物与其活性及毒性密切相关,同时许多药物既是药物代谢酶的底物,又是代谢酶的诱导剂或抑制剂。因此,弄清雷公藤内酯醇的药物代谢过程及其对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将对阐明雷公藤内酯醇的毒性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快速、准确的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雷公藤内酯醇含量的高效液相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酶,TP与大鼠肝微粒体进行温孵,以HPLC法测定孵育液中TP原形药物的浓度并计算出TP代谢量,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在细胞色素P4501A、3A诱导剂3-甲基胆蒽、地塞米松处理的大鼠以及对照组大鼠的肝微粒体中代谢的酶动力学,并探讨不同浓度和不同种类的CYP450抑制剂对TP代谢的影响及参与其代谢的CYP酶。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1.98~158.20ug/mL,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分别为6.2%和7.1%,不同浓度的回收率为97.2到100.2%;TP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生4个产物,在经不同药物处理的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均符合Miclaaeljs-Menten方程,3-甲基胆蒽或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中TP的代谢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max分别为对照组的3.45和9.58倍,表明CYP1A和CYP3A参与了TP的代谢;CYP1A2抑制剂非那西丁、CYP2C9抑制剂氟康唑和CYP3A4抑制剂酮康唑可以显著地抑制雷公藤内酯醇的代谢,使雷公藤内酯醇的代谢速率下降,而其它CYP2C19、CYP2D6、CYP2E1特异性抑制剂对雷公藤内酯醇的代谢没有明显的影响,证明CYP1A和CYP3A参与了TP的代谢,CYP2C也可能是参与TP代谢的一个P450酶亚型。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雷公藤多甙(T 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3例同期肾脏移植受者进行对照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T Ⅱ组(n=121)和对照组(n=102)。根据T Ⅱ剂量的不同将121例接受T Ⅱ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剂量T Ⅱ组(n=82)和双倍剂量T Ⅱ组(n=39)。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的免疫抑抑制方案(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硫唑嘌呤)。三组患者均无合并感染、环孢素。肾中毒和手术并发症
目的:研制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考察其漂浮和释药性能。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雷公藤胃漂浮缓释片,以漂浮性能、雷公藤总二萜内酯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并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4m)为骨架材料,十六醇为助漂剂,碳酸氢钠为产气剂,聚维酮为致孔剂,制备了一天给药两次的胃内漂浮型缓释片。该制剂在人工胃液中立即起漂,2h释放约30%,6h释放约60%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WilfordiiPolyglycosidium,TwP)对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患者IL-2、IL-4、IFN-γ和IL-10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从而了解雷公藤多苷对AD免疫影响的分子机制,进一步阐明AD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多苷制剂,对AD患者外周血体外培养的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
目的:观察雷公藤对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小鼠星形胶质细胞,先将细胞培养液更换为无糖DMEM,再用85%N2、5%CO2与10%H2混合气体造成细胞缺氧缺糖3h,再给予完全培养基及95%O2与5%CO2混和气复氧6h,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模型,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组于缺氧/复氧时分别加入200ng/ml、500ng/ml、1ug/ml雷公
雷公藤又名黄藤、黄藤木、黄腊藤、断肠草、菜虫药、红药等,属卫茅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药用部分为去二层皮的根木质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舒筋活血、消肿止、杀虫止血等功效,本文阐述了了雷公藤的肝肾毒性,雷公藤的睾丸毒性,通过雷公藤的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为降低临床使用雷公藤毒副作用提供实验依据,观察了雷公藤对小鼠的长期毒性作用并探讨其时间节律性规律。
目的:观察多甙颗粒剂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中CRl免疫调节因子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红细胞一酵母免疫黏附法测定235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RBC-c,bRR及血清中CRl免疫调节因子。结果:红细胞RBC-c3b受体花环率与对照组比较,组1有显著差异(p<0.01),组1与组2 RBC-c3b受体花环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与对照组相比
雷公藤多苷为雷公藤去皮根提取物,具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病综合症,自身免疫性肝炎等治疗,本文选择雷公藤对醌B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通过和雷公藤对醌B的保留时间、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质谱中的准分子离子峰比较,确定了雷公藤多苷中含有雷公藤对醌B成分,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来源于江苏、浙江、湖南三个厂家的雷公藤多苷进行了雷公藤对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药材经95%乙醇回流提取,过中性氧化铝柱,三氯甲烷:甲醇(9:1)洗脱,洗脱液蒸干后用流动相乙腈水定容。色谱柱:Hypersil BDS色谱柱(250×4.0mm,5um)。流动相为乙腈:水(23:77)(雷公藤甲素),乙腈:水(16:84)(雷公藤乙素)。检测波长:220nm。结果:雷公藤甲素与雷公藤乙素线形范围均在5~
本文综述了本课题组近几年来关于雷公藤内酯醇纳米载药系统及雷公藤内酯醇体外代谢的研究工作,包括雷公藤内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微乳和聚合物纳米粒的制备、表征、药理、毒理及雷公藤内酯醇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动力学等。结果表明雷公藤内酯醇纳米载药系统可维持较好的药效,降低其毒性;雷公藤内酯醇体外代谢符合 Michaelis-Menten方程。
目的:近年来雷公藤甲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备受关注,多发性神经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GBM),作为最主要脑神经恶性肿瘤,预后差而且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探讨雷公藤甲素对GBM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GBM系U87MG和U251MG细胞以及正常HFAS(人胚胎神经胶质细胞)分为三组,使用MTT法和集落形成率来考察雷公藤甲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