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筑博物馆的创制要点和策略--基于ICAM创办国芬兰的历史研究

来源 :2017第七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l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建筑遗产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对建筑展览个案的批判性评论已发展为探讨建筑博物馆的创制.作为建筑博物馆国际联盟(ICAM)会议创办国,和已拥有60多年国家建筑博物馆经验的芬兰历史值得借鉴.基于博物馆的历史文献,结合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本文将重点研究芬兰建筑博物馆在筹备、选址、财政等创制要点方面的历史,从而分析和总结其适用于中国的经验和策略.
其他文献
在“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中以“建筑本体观”和重要的“历史理论问题”为核心,形成具有开放性的“理论与设计”专题系列,并在每个专题下匹配经典建筑案例群.进一步通过建构案例分析方法,提供从案例的基础资料分析、观点提炼到具体设计手法的深入分析路径,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设计概念,并将设计概念在建筑设计的课程设计中应用.通过专题讲解、寻找案例、深入解析、提取关键词、明确设计概念、设计展开、成果评价
童寯先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完成的《新建筑与流派》和《近百年西方建筑史》是文革后中国西方建筑史研究领域中最早的一批著作,它们深刻影响了中国建筑学界对西方现代建筑的认知,同时也是童寯建筑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两个历史文本的研究不仅能让深入了解童寯的现代建筑思想,也能使认识到自己所接受的西方现代建筑论述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本文将从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角度展开对这两部西方现代建筑史文本的分析,分别从
作业设置既可丰富教学内容,也益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因此是建筑史教学常用手段.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本科外国建筑史教学为例,通过近年作业设置思考与具体实践,揭示“微观”与“流变”两个核心思想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2017年2月,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两位教师带领20位历史保护工程专业的学生远赴威尼斯参加由同济大学和威尼斯建筑大学联合举办的艺术工作坊,将美术色彩写生与对西方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的学习相结合,并通过此后春季学期的专门课程,试图将此次工作坊的阶段性成果继续发展成为类型多样的、围绕威尼斯城市和建筑相关内容展开的专题研究和艺术创作.本文一方面简要介绍这一教学活动的思路和过程;另一方面,由此衍生出更多的思
本科高年级设置的当代建筑思潮课在专业上承载着为师生提供理性思考发展方向的任务,如何有效达到目标,课程在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课程主题选择及单元组织方式;2)长三角区域背景下建筑理论教师资源平台建设;3)课程作业设置及成果积累、展示以建立课程仪式感.实践操作证明这样的方式能有效推进建筑理论教学由粗放向精细深入的方向发展,为师生的专业学习长进提供了机会.
《建筑史纲》课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本科生学科基础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世界建筑艺术,提高学生的建筑历史知识素养和建筑艺术审美能力,并通过基本阅读训练掌握关键知识点,使其对图像有初步的判读能力,对建筑现象的相关社会文化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随着电控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往固定静态的建成空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物质需求,互动建筑空间逐步为设计师的关注焦点和实践对象.本文讨论了互动建筑的过去、发展和现状,并探讨了互动建筑未来的设计和实践可能性.
本文梳理了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研究现状和“山水城市”思想在当代城市建设实践中的误读及面临的问题,并对中国古代山水城市的本质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山水文明”的城市建设理念.本文对古代山水城市营建思想的当代实践典型案例,深圳中心区的选址、规划、空间拓展历程、中轴线景观机制、环境格局与水口关系等进行了研究.论证了深圳中心区空间拓展、规划建设,既继承了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传统理念和哲学思想,也符合现代城市
本文以《中国建筑之道》为分析对象,根据其研究问题的类别指出该著作属于阐释性史学范畴,通过梳理其理论架构,指出其中包含的研究方法与成熟的研究方法相合之处,力图发现该书对于同类研究的启示性价值.
作为近十几年来被引入到国内的一个理论话语,有关于“建构”的理论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并且业已形成了与建筑实践之间的有效互动.然而,作为具备跨文化视野与建筑历史研究基础的“建构”理论,其同样应当在当代的中国建筑历史研究中发挥作用.有鉴于此,文章对于“建构”应用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若干适用条件做出讨论,进而展望了其应用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若干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