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在困难立地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来源 :第四届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l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困难立地条件之一为高寒干旱的岩土边坡,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正是针对此进行生态恢复的一种原创性领先技术.现浇网格生态护坡技术运用植被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在困难立地条件的岩土边坡上以30%的硬化面积获得了70%的绿化面积,达到了水土保持、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生态恢复的目的.
其他文献
采用不同母树龄、不同插穗粗度、不同扦插时间及对插穗不同激素处理等方法,进行了沙棘嫩枝扦插生根试验,结果表明:其生根率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采集种条时,应选择3~8龄母树当年生粗度为2.5~3.5mm的半木质化枝条,扦插前用1 00PPM的ABT1号浸泡插穗基部2~3h的生根效果最好.在庆阳地区最适扦插时间为6月10-30日,其生根率高,移栽后苗木长势好,成活率高,能安全越冬.6月10目前太嫩,不易生
矿区的开发建设与生产不可避免需占用土地资源,并对原地形地貌和植被造成扰动及破坏.不同的开采工艺对土地的破坏形式不同,本文着重对采空区沉陷情况进行预测,并对其土地复垦的方向及适宜性进行探讨.
在对岩质边坡结构特征和地带性本土植被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文章总结了黄石市黄荆山北麓采石场5号塘口岩质边坡特点、治理难点以及适宜边坡生态修复的综合技术,包括工程工艺措施和生物措施等,并进行生态修复效果的跟踪观测,从而为全面推广该项技术提供一个稳定的、科学性强的示范样板.
为了进行荆江大堤护坡草种的筛选和评价,调查荆江大堤坡面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季相动态,并以草地早熟禾、狗牙根、高羊茅、牛鞭草四个物种进行耐盐实验.结果表明:一年内共出现27种植物,季节变化明显,狗牙根、牛鞭草是这一地区分布比较广、适应性很强的物种,冬季缺乏草坪草种的生存;4种草坪草种耐盐性大小为狗牙根>牛鞭草>高羊茅>早熟禾;首选狗牙根、牛鞭草作为地方物种护坡绿化,考虑少量混种高羊茅、早熟禾,构造荆
2000年3月-2010年10月,在辽西北沙地应用的针阔叶树及灌木造林技术主要有:(1)松树造林技术,包括2年生松裸根苗覆盖栽植技术、SAP松容器苗培育及造林技术、8—12年生沙地樟子松移栽技术.(2)杨树秋季、截干、窄带宽距造林技术.(3)灌木培土、截干保活技术.实践证明它们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03年-2005年在宁南旱区10年生退化苜蓿草地上进行了连续3年不同作物组合方式的轮作试验,轮作作物为春小麦、马铃薯和谷子.结果表明,轮作地0-60cm深度易受降水和地面蒸发影响,60-120cm主要被轮作作物蒸腾利用,而120cm-200cm土层水分较为稳定,受降水和地面蒸发影响很小,随着轮作年限的增加,基本上表现出不断恢复趋势.通过草粮轮作可以增加苜蓿地120-200cm土层水分,显著高于
本文简要介绍了辽宁省沙化土地现状及危害,并以阜新为例,系统总结了制约沙地植被恢复与建设中存在的农业、水利、畜牧业、林业方面的诸多问题,提出了预防、恢复、建设、经营、研究、示范6方面建议,为有关部门和人员合理恢复、高效建设、科学经营沙区人工与天然植被提供参考.
本文介绍了小流域数字化划分的意义、目标、划分依据、划分原则,并阐述了小流域数字化划分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路线.
黄土高原峁状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的主要产沙源区.而峁状丘陵沟壑区的主要产沙区域又是峁坡与沟坡部位.根据我区目前进行乔、灌林带的推广工作,本文旨从峁坡、沟坡部位全方位拦蓄径流,保持水土为目的,探讨按照不同设计年频率出现暴雨量,设计不同坡面不同间距的陡坡水平沟断面标准,从理论方面讨论其标准断面的设计方法及可行性、科学性.从计算结果论证,不同间隔营造陡坡水平沟将坡长缩短或改变,能够全面控制水土流失.实践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加快全国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下决心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土保持工程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三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