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教育在高校中的传承价值探讨

来源 :2016年学校武术创新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4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饱含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化精髓。中华武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自然地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与内容,形成了武术技术与传统文化合二为一的武术文化。中华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其各种表现形式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文章提出武德对大学生素质等各方面的影响及其在高校中传承的意义。中华武术的武德结合了传统儒、释、道三个传统思想的主要精髓,我们可从传统武术上找出其独特的、可以体现中华武术精神的意旨,以此来试图感染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诸如“先德后艺、厚德载物”等有助于个人品质的提升,“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等则有助于人生观的正确形成,“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熏陶有助于团队意识的形成,“建功立业、精忠报国”等则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加强。最终希望通过武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增进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并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鉴于目前学校武术推广所面临的困境,本文通过对它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采用SWOT 分析法,对学校武术推广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并提出学校武术推广
  采用口述史学、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福州三所学校的课外武术教育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从民间武术家、学校武术教育者、家长学生的视角切入,认为
会议
  示范教学法是学校武术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且在直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在武术教学中示范教学法为什么被选择、为什么如此重要,则难以言明。本文通过文献资料、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教育学的视角下出发,对当前学校武术教育的开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研究中,进一步对武术教材、武术教育理念、武术教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演练、格斗对抗、健身功法为表现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技击为内核、以强健体魄为要旨的技艺是其外在的显性形式,以国
会议
  武术作为道德教化的有效素材,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使武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武术教育的始终,实践于生活之中,使学生终身受用。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向的学校武术教育实践需要立足
  散打本科专项教学产生于我国奥运争光计划、武术申奥的历史背景,由于各院校对竞技体育成绩重视、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模仿等因素,使当前各高校的散打专项教学在近二十年的发展
会议
  21世纪是一个大发展大改变的时代,是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代,和平是当下时代主题的背景,而现在的大问题是如何实现社会的良好发展?武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表征,对构建
  运用文献资料及逻辑分析法对大数据时代独有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大量实例论证了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面对大数据浪潮的洗礼有其独特的四条契机与困境。契机:第一,规
会议
  本文以中华武术道德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价值准则的相关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两者的关联性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