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红再障患者后期出现脑血管意外病例一例

来源 :2005年全国内科危重病医学(桂林)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ek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院收治纯红再障治疗期间和并出现脑血管意外死亡病例一例,最终抢救无效死亡,该患者男性42岁于8月28日因”乏力两月余,加重一周”入院。本文将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了报告,并探讨了抢救致死的原因和今后应该注意的事项。
其他文献
重症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全身变态反应。临床常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表皮外观呈棕红色,出现水肿、红斑、水疱、脓庖,表皮松解、坏死并大面积剥脱呈大片糜烂渗出,稍擦即破。严重者皮损面积可占体表的60%以上,多伴有眼、鼻、口腔、外阴黏膜损害。因此,皮肤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就20例重症药疹患者的皮肤护理进行了总结。
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其主要目标是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最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佛山市顺德区新桂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2年的饮食调节、体育运动、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并进行家庭随访,效果良好。
本文以2001年9月~2005年4月,新桂社区已确诊并建立有档案的88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为研究对象,并就社区高血压病人的服药及相关因素探讨了五个方面的内容:1、高血压防治基本常识的知晓情况;2、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分度、并发疾病与服药率情况;3、高血压病人服药及血压控制情况;4、不同年龄及人文背景的高血压病人服药及血压控制情况;5、高血压病人不坚持服药治疗的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较常见的内科急诊,现将某科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接诊的AMI病例86例讨论如下:AMI患者半数以上症状典型,易于得到及进的诊断,但也有部分患者发病过程、症状和心电图等均不典型,易被漏诊,这部分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年轻患者更不能掉以轻心。在急诊科,动态观察心电图释化仍是诊断AMI最为简单的手段,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有助于鉴别状动痉挛。
脑深部电刺激(DBS又称脑起博器)自90年代后期作为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治疗特发性震颤及帕金森病,在欧美国家已广泛应用,并基本取代了毁损手术。某中心自1999年11月以来共为29例患者植入40侧深部电极,本文就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进行探讨,帕金森的外科治疗,可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特点和个体差异做个体化调节,避免永久性的并发症,特别是它可用于同期双侧手术,以及某种毁损术不适合的靶点,如丘脑底核(ST
本研究1998年6月~2003年6月应用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9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正常对照组与肝硬化组的差异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从而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术前评估以及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意义。
胸腔超大肿瘤(4000克/2公斤以上)在普胸外科中也不很常见。笔者分别于91.96.04年完成了三例超大胸腔肿瘤(重量分别为2200克、4500克、4900克)切除手术,均获成功,病人术后完全恢复正常生活。追踪观测,病人未发生复发。由于胸腔内的肿瘤巨大,其麻醉及手术操作均要采取非常规的的方法处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重度者可致死,成活者多留下后遗症,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本研究对2002年-2003年收治的HIE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治疗,取得明显疗效。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随着大量新药的不断涌现,药品滥用造成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也随之升高,而以用药合理、安全、有效为内容的临床药学正在崛起。本文介绍了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方法是以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工作为基础,以药学服务作为临床药学内容和实践的重点。
常规治疗TdP(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方法为静推硫酸镁,补钾。如果为间歇依赖型TdP则静推异丙肾上腺素,但在临床上笔者经常看到许多TdP的病人,在采用上述措施后仍然反复发作,有时甚至出现室颤。近四年来,本院采用临时心脏起搏配合药物治疗获得性LQTS引起的TdP,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本院2000年至2004年治疗尖端扭转性室速的病例作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