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CrMo截齿钢不同热处理工艺组织和性能

来源 :2017年全国钎钢钎具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wei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35CrMo截齿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材料在相变温度AC3加热淬火,100℃低温回火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少量细小块铁素体组成,具有高强度和一定的韧性,550℃高温回火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和少量小块状铁素体组成,具有较高强度和高的韧性.临界相变温度加热淬火、高温回火的索氏体组织比850℃加热淬火高温回火索氏体组织明显细化,冲击值增加.35CrMo截齿钢850℃加热淬火之前增加高温回火工艺或在相变临界温度加热淬火、高温回火,实验材料具有良好的强韧性.
其他文献
以大港油田小集油田为例,针对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在单砂体研究的基础上,对孔一段17个小层100个单砂体的孔隙度、渗透率、砂岩厚度以及泥质含量等参数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技术,建立单砂层流动单元的分类标准,为研究区剩余油潜力分析提供依据.
该文以岩心分析、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充分结合动态开发数据,分析孔店油田馆陶组储层物性变化及大孔道发育程度.参照孔店油田河流相疏松砂岩储层的实际情况,通过计算不同开发阶段的渗透率变化系数,得到全区各个井点在各个阶段的的渗透率展布,继而分析了渗透率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不同开发阶段的相对渗透率变化系数.选取有可代表水淹程度的八个储层参数计算了大孔道综合指数,并将大孔道发育程度分为四类:未发育大孔道
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核磁共振、常规测井、成像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苏13井区火成岩储集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储层物性,总结出该井区火成岩储层的主控因素,为井区该类储层勘探指明了方向.
裂缝发育与否是火山岩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之一.笔者依据统计学原理,应用岩心精细描述及显微超微技术等对查干凹陷的火山岩裂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火山岩裂缝主要以低角度和水平产状的中小缝为主,裂缝填充率高,非均质性强.微裂缝主要类型有四种,分别为构造成因的矿物斑晶裂缝和火山岩基质裂缝,非构造成因的火山玻璃裂缝和杏仁体裂缝.从形成裂缝的影响因素来看,火山岩裂缝发育频率具随岩石酸性程度增大而提高,随岩层厚
设备所有太过频繁的过早损坏,均可归咎于因未知变量而导致的糟糕材料选择.采矿行业跟任何其他领域都是如此,应全面了解主导条件和所选材料(此处指钢)的全面功能.奥沃科采矿专家Bjorn Olsson分享了影响材料选择的操作考量因素,以及用户能够如何尽可能优化该选择,以获得始终如一且可靠的操作性能.
赛东洼槽发育的都是近物源陆相沉积体系,从而发育了大量低孔、低渗性储层,制约着油藏的进一步有效勘探和开发.通过对研究区30口探井精细地层对比,应用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分析,对各主力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物源区附近各主力储层碎屑颗粒中岩矿成分存在差异,孔隙类型为粒间孔、粒内孔、高岭石晶间孔等,成岩作用中的溶蚀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的关键因素.最后得出研究区内
文章主要阐述了Ovako公司钎钢钎具发展历程,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及钎具用钢典型钢种介绍等方面的内容.
15MnNi4Mo牙轮实体试样渗碳层最外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织,渗碳层没有碳化物存在,渗碳层最外层马氏体的形态为针片状,渗碳过渡区组织为针片状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心部组织为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渗碳表面硬度HRC58以上,心部组织HRC44以上.牙轮试样900℃油冷、680℃回火、820℃油冷、200℃回火热处理渗层组织有所细化,渗层表面硬度HRC
本文论述了采煤机、掘进机截齿材料的种类及其性能特点、截齿材料主要有Mn系、Cr系、Cr-Ni-Mo系、Cr-Mo系、Cr-Mn-Si系、Si-Mn-Mo系等,截齿的选择应根据截齿受力状态合适选择截齿材料,提出了截齿制造工艺和热处理特点,分析了截齿的失效形式、原因和预防措施.从截齿的钎焊、热处理和截齿表面改性方面指出了提高采掘机截齿质量的措施.
用扫描电镜(SEM)附件对55SiMnMo钢进行拉伸,并观察裂纹形成;还对在循环应力作用后的试样进行了分析,裂纹源易起于B4型贝氏体的铁素体相;当裂纹在扩展过程中,B4型贝氏体铁素体相易发生解理断裂(表现断口面齐平)、富碳奥氏体相先产生缩颈,然后才断裂,因此断定富碳奥氏体相韧性好过铁素体相,富碳奥氏体相是B4型贝氏体韧性好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