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jun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索了小学教师的评级机制变革,通过建立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师评价标准、创设安全的考评环境、确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主体、拓展多维化的教师评价内容等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其他文献
普及义务教育以后,基础教育的质量水平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重点,构建一个科学、可行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势在必行。通过分析近八年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本文指出,关于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理论研究日趋宽泛,但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宽,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仍是一个新兴事物,需要众人的关心。
本文总结了重庆市尝试建立“管、评”分离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的探讨活动,总结试“管、评”分离的有效督导评估实施过程。结果表明,大部分都认同“管、评”分离的督导评估方式,但是实施“管、办、评”分离还需教育管理体制上的改革努力。
中小学教学督导工作应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课堂教学评价功能、质量监控功能和导向作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学校存在的教学问题,作好信息反馈,为学校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本文以主观幸福感强调的心理体验为核心,采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学生方方面面的生活领域中找到主要因素,得出初中生幸福感主要由正向情感和负向情感以及对学校、家庭和自我的满意度综合构成。从而提出初中生幸福感是指学生以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基础,由认知和情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对自我存在状态和综合素质的积极的、复杂的、综合的主观心理体验。由此提出,通过评价把握中小学生幸福感的现状和趋势,为增进中小学生幸福感
随着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公布,各地都开始组织实施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工作。从实施教师绩效工资的本质看,在县域内是追求校际间公平,主要是提高教师的待遇,缩小教师与公务员、城乡教师间的工资收入差距;在校内则是要效率,通过绩效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因此,绩效考核是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因为教师的工作成效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所以对教师工
学校考试评价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它的改革受多种因素制约,特别是升学考试制度的制约。本文旨在从考试评价的目的:从选拔向发展转变;考试评价的内容:从片面向全面转变;考试评价的方法: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课程改革不能回避考试评价,但考试评价不能成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唯一的方式。要处理好考试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把考试评价融入到学校日常教学中。
阅读素养是国际经合组织(OECD)发起组织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项目)重点测试内容,其评价理念和结果对于OECD成员国的政策取向具有导向作用。本文通过以PISA2009项目为例,对PISA阅读素养核心概念、测试维度、达成水平标准及研究工具进行分析,以探索其在上述方面对我国学生阅读素养评价的启示。
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准确了解学生思想道德情况的现状,依据问题查找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基于此,区教科所组织开展了相关调研工作,调研从世界与国家维度、社会维度、群体维度、个人维度、虚拟道德维度等五个大维度进行,本文从事实出发,用数字说话,深刻分析原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区域德育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建议,也对其他地区的德育工作有借鉴意义。
为科学准确地掌握第一轮课改实验的总体情况,为了解课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执行难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对实验对象的整体情况做出基本判断及评价,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全市5所重点校和5所非重点校小学四年级共10个班级的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分“语文知识”、“阅读”和“习作”三个部分进行了样本对比统计。针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了结论,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对策。
本文总结了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的教育科研项目——《对初中生科学发展进行反馈和干预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学生学业成绩发展的研究内容、意义、目标、方法和过程以及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