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太湖水生植被遥感分类研究

来源 :第二十届中国遥感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j20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生植被是太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群数量和覆盖范围对太湖生态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太湖富营养化现象加剧,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通过遥感技术监测区域内水生植被的空间分布将有助于对太湖生态系统的保护。不同于陆地植被遥感,由于水体光学性质时空变化大,水生植被遥感信息受到诸多因素干扰,提取难度高。本文基于一种水生植被冠层辐射传输模型(Aquatic Vegetation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AVRT)分析三种典型水生植被——沉水植被、浮水植被、挺水植被的光谱特征(Niu,2014),利用水生植被指数(Villa,2014)提取遥感信息,构建区域内训练样本数据集,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太湖区域典型水生植被进行分类。为研究太湖水生植被的时空分布规律,本文以静止轨道水色卫星(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为数据源,借助其高时间分辨率的优势绘制2015年太湖水生植被时空分布图。由分布图可以看出:太湖湖心区域为开阔水域,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水生植被集聚现象,沉水植被主要分布在胥口湾和西南区附近,浮水植被集中分布在东太湖和环西山岛水域,挺水植被主要分布在东太湖及沿岸浅水区域;三种水生植被在生长期的覆盖范围均有明显扩张现象,可以选择在生长初期进行集中收割。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太湖水生植被遥感分类研究方法,对于保护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有着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an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Ts) data from the multitemporal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with 250 m resolution from 2000 to 201
利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方法提出了重力近区地形改正中DEM网格间距的选择及无人机应用方法,首先利用分形随机算法建立0.1m格网间距的平地、丘陵和山地三种精细仿真DEM,将DEM按0.1m间隔逐级重采样为不同网格间距,分析不同DEM网格间距对三种地形的重力近区地形改正误差影响,发现随着DEM网格间距的增加,近区地形改正误差随之增大.对于平地,使用1∶10000的DEM,网格间距为5m即可满足
地物频谱分析是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和信息提取研究内容的重要部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特点,文章论述了从频谱方向研究遥感图像来获得地物信息的必要性。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特点和唐山的地面景观,主要选取了7种典型地物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傅立叶变换把空间域的图像转化到频域上,然后对典型地物频谱图进行定性描述,最后利用辐射状扫描法,分别得出其径向分布特征和角向分布特征,进一步对频谱曲线进行定
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微波高度计,是传统高度计、孔径综合处理技术和干涉处理技术的结合,受到国内外遥感专业人员的关注。本文简要分析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的几何成像原理,重点针对直接几何定位技术及小角度侧视角成像对几何定位的影响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角度侧视角修正的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系统级几何校正方法。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主动遥感技术,数据质量优于其他一些测量技术。目前,使用最多的激光雷达是机载激光雷达和地面激光雷达。机载LiDAR具有较大的扫描范围,能够获取物体顶部信息,然而点云条带现象明显,地物侧面信息缺失;地面LiDAR能够获取地物详尽的侧面信息,扫描精度也极高,然而扫面范围有限,顶部信息也难以获得。机载和地面
作为认知地球的重要数据来源,空间对地观测系统成为各国优先发展的战略领域之一。随着高分、资源、天绘等测绘遥感系列卫星的发射,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空间对地观测体系,逐步具备了全天时、全天候、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观测数据的及时、准确获取有赖于平台自身及配套设施的正常运转,可视化仿真以其直观、高效的优势成为地面运控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以资源三号卫星为例,在对其系统组成、结构、数据来源及
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incorporating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in Guizhou province,in an
会议
遥感影像是国际上研究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数据源,相对于地面观测数据,遥感影像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数据快和获取信息量大等优势.长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对于研究南极冰盖的历史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国际上最早的民用遥感影像是20世纪70年代的Landsat数据.而第一代遥感卫星影像DISP(Declassified Intelligence Satellite Photographs)的解密为南
(目的:)BRDF属于地物的基本地表参数,对研究其它复杂的地表参数具有重要意义,故对其估算提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厦门市为研究区,进行典型地类的BRDF提取,并将其应用于低空间分辨率NDVI影像真实性检验中.(方法与数据:)研究中,将利用应用广泛的Roujean核函数模型进行地物BRDF提取,提取流程如下:利用国产HJ-1高重访卫星影像作为数据源,确定典型地类的基础上(实验中确定了建设用地、林地、
交通标线,作为道路上重要的交通标识,为司机和行人提供重要的引导信息。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二维图像数据中检测道路标识线,已经无法满足智能车辆辅助驾驶和应急响应等方面的需要。车载激光扫描系统能够快速获取被测目标表面的三维空间坐标信息,为提取高精度的三维交通标线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数据源。本文在提取的道路点云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点云数据信息将车载激光扫描点云数据转换成二维图像,充分借鉴图像处理中目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