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气管鸟杆菌的致病性研究

来源 :山东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专业委员会(SPDC)第二届禽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ORT)对肉雏鸡和SPF雏鸡的致病性。[方法]通过气管、消化道接种和肌肉注射接种途径人工感染肉雏鸡和SPF雏鸡,观察试验鸡的发病情况及症状,称量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增重情况:利用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排菌情况进行动态观察。于感染后不同时间随机剖杀试验组和对照组鸡只,采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采集心脏、肝脏、肺脏和气管等组织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各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利用建立的IFA方法对ORT在雏鸡体内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肉雏鸡和SPF雏鸡均表现出典型的ORT症状,气管接种组出现症状最早、最明显,排菌时间最长,病理组织学变化也最严重;SPF雏鸡的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均较肉雏鸡轻微,IFA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肺脏和气管。[结论]ORT感染主要引起雏鸡的呼吸道疾病,通过气管接种比消化道和肌肉注射接种对雏鸡致病性更强,ORT对肉雏鸡致病力强于SPF雏鸡,肺脏和气管是ORT侵害的主要靶器官。
其他文献
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玉米豆粕日粮对生长獭兔的试验效果,以筛选最佳饲料配方。选择45日龄健康的生长獭兔100只,随机分成5组。处理Ⅰ、Ⅱ、Ⅲ、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单玉米型日粮、单豆粕型日粮、双兼型日粮、双无型日粮;处理Ⅴ组为对照组,饲喂出常规玉米-豆粕型日粮。试验期为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粮对生长獭兔的末重、日增重、耗料增重比的影响均不显著;试验组獭兔的采食量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以
为了解塞北乌骨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分别对塞北乌骨公、母鸡0~14周龄的体重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塞北乌骨鸡生长曲线,拟合度均达到了0.992以上。经比较,3种生长曲线中以Logistic模型对母鸡拟合度最高为0.9963,公鸡的拟合度为0.9955,而且A值也比较接近实际值,其中母鸡的拐点
旨在研究发酵兔粪对生长獭兔饲喂效果的影响,选择35日龄的断奶力克斯兔80只,随机分成4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以15%、20%、25%的发酵兔粪添加到基础日粮中,以发酵兔粪零添加量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发酵兔粪组末重和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Ⅰ、Ⅱ、Ⅲ组采食量差异极显著;试验Ⅰ、Ⅱ、Ⅲ组耗料增重比均低于对照组,营养物质消化率较对照组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粗纤维的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呈差异
微生态制剂是一类新型活菌制剂,合理运用于动物生产中可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改善畜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类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本文论述了微生态制剂的作用原理,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年8月,山西榆次某鸡场蛋种鸡群产蛋量急剧下降,部分鸡只产蛋停止。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病鸡肝脏、肾脏、肺脏、心肌等组织中出现小灶状淋巴细胞瘤,肿瘤细胞为成熟的淋巴细胞;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荧光(IFA)检测显示,被检鸡ALV-J感染率为100%(8/8),而且87.5%为病毒血症(7/8),与REV共感染率为25%(2/8),未出现REV单感染;从发病
本试验通过鸡胚尿囊腔接种,对山东省滨州地区采集的死于疑似鸭病毒性肝炎(DVH)的病鸭肝组织进行病原分离,获得1株病毒。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株的致死率高达80%。经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病理变化、理化特性试验、中和试验、RT-PCR鉴定、动物致病性试验等鉴定为I型鸭肝炎病毒(DHV),命名为BZ-I株。该研究为有效预防DVH提供了较为有用的实验数据。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DHV-I型基因组序列,兼顾DHV不同血清型的序列差异,应用Oligo6.0软件设计合成了2对引物,应用这两对引物,建立了检测DHV-I型的巢式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检测出低含量的I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从而解决了该病在组织病料中检出困难的难题。临床初步应用表明,该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好,可用于I型鸭病毒性肝炎的快速诊断。
利用RT-PCR方法扩增鸭坦布苏病毒的NS3基因406bp的特异性片段,回收并纯化PCR产物,用地高辛标记,制备核酸探针。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探针仅与鸭黄病毒的核酸特异性杂交,而与鸭瘟病毒、H9N2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减蛋综合症病毒的核酸杂交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探针对鸭黄病毒的RNA最低检出限量为100 pg/μL。对疑似黄病毒感染鸭的肝脏、肺脏、脾脏、输卵管、卵
根据GenBank发布的黄病毒Bagaza毒株的NS3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3条引物,建立了一种适用于鸭坦布苏病毒的半套氏PCR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鸭坦布苏病毒山东分离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半套式PCR对两株分离株均能扩增出277bp的特异性条带,而对鸭瘟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经检测该方法第一次扩增的敏感性为1×105c
从以产蛋下降为主的樱桃谷种鸭以及出现神经症状的雏鸭各分离出一株病毒,分别命名为BZ株和LC株。该两株病毒对SPF鸡胚和健康鸭胚均能产生相同的病变,分离毒不能凝集鸡、鸭、鹅、鸽等的红细胞,在鸭胚成纤维细胞(DEF)能够产生典型的CPE,电镜下观察到约50nm的病毒粒子。病理组织学表明,二者在临床上均可导致脑组织危害,表现为脑膜水肿,血管充血和皮质层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血清学检测表明,该病毒与A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