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乳头状癌(简称: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滤泡上皮来源的分化癌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几乎所有的报告者都一致认为年龄、性别、肿瘤体积和甲状腺外浸润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有关.不仅影响肿瘤的复发,更影响病人生存.参考有关甲状腺癌临床行为的文献报道,并结合我们自己的资料,在此简单综述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其对肿瘤进展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异常克隆与WHO分型及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骨髓短期培养和G显带技术对45例MDS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同时追踪其临床病情进展情况.结果: 45例MDS患者中有27例(60%)检出异常克隆。在异常染色体核型中+8和高度复杂异常最多,其次为-7/7q-和复杂异常.难治性贫血(RA)异常核型检出率33.3%,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增生异常(RCMD
目的:比较来源于正常志愿者和骨髓增生异常增生综合症-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免疫抑制作用的区别。方法:培养12例正常志愿者和12例MDS患者的骨髓MSC,比较两组MSC的形态、细胞表型、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T细胞增殖试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T细胞周期检测、T细胞凋亡检测等比较两组MSC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的区别。结果:两组MSC形态、表型基本
本文探讨了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激活及其作用.方法:选择30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为实验组,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低密度及正常密度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3、IL-5及ECP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表面Fas抗原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低密度嗜酸性粒细胞百
本文介绍了国内首例报道金属汞过敏导致狒狒综合征一例。病史:陈某,女,31岁.2005年10月27日测体温时接触破裂的体温计(右侧腋窝),取出体温计时发现有少量汞流出直接接触皮肤,并有部分汞滴落地上,未进行特殊处理.两日后(10月29日),患者右腋下出现斑片状红色丘疹,瘙痒,10月30日出现双侧肢体屈侧(腋窝、双侧腹股沟、腘窝)及臀部对称性红色斑丘疹,并出现右前臂红肿,瘙痒,局部皮温高.而左前臂相对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儿童鼻鼻窦炎性疾病与支气管哮喘相关性流行病学特征.方法:2004年3月~9月间用"南京市儿童呼吸道疾病问卷调查表"对随机选择的南京市7所小学三年级学生(9~10岁)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诊断标准对问卷中有相关症状者,由专科医师进行集中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计发放问卷调查表1 087份,回收989份,应答率91%,有效答卷942份.南京市9~10岁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发病率为
本文分析了双天蛾主要变应原的变应原性和免疫原性,为进一步制备霜天蛾标准化变应原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霜天蛾昆虫变应原奠定基础.方法:应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霜天蛾变应原蛋白成分进行分离,对9例双天蛾过敏患者血清分别进行IgE、IgG免疫印记分析,并对比分析IgE、IgG反应变应原成分.结果:霜天蛾提取液经SDS-PAGE染色后显示出了20余种蛋白质成分,分子量在12KDa~128KDa之间.免疫
本文对霜天蛾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分离和鉴定霜天蛾主要变应原克隆,并测定和分析变应原序列,为制备重组霜天蛾昆虫变应原疫苗和疫苗的标准化奠定基础.方法:构建λZAPⅡ噬菌体的霜天蛾表达文库,应用霜天蛾免疫多克隆兔血清和霜天蛾特异性过敏患者血清反复筛选霜天蛾cDNA表达文库,所得的阳性克隆经转化克隆至pBluescript质粒,PCR扩增cDNA片段,并对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对5×
食物过敏分为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反应两类.食物过敏在儿童中有较高发病率,特别是婴幼儿更加容易发生食物过敏,可以表现为婴儿湿疹或特应性皮炎、呼吸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诊断食物过敏的方法有体内法,即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斑贴试验等,体外法,即各种特异性IgE检测法,以及双盲安慰剂激发试验法.本研究着重讨论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的诊断程序并进行临床评价,探讨高效的食物过敏诊断步序.
本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受过敏原刺激后调控Th1、Th2、Treg的代表性转录因子T-bet、GATA-3、F0XP3之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探讨Th1、Th2、Treg与过敏性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一步法RT-PCR反应检测了22例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PBMC受过敏原刺激后T-bet mRNA、GATA-3 mRNA、F0XP3
环境和遗传变异(genitic variant)构成了哮喘发病的两大危险因素中,它们各占了50%.随着基因分型技术在遗传学领域的应用,与哮喘或哮喘表型相关的遗传变异越来越多地被发现.本文即对支气管哮喘的遗传学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