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来呫诺对原代单核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f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小鼠原代单核破骨前体细胞,探讨氨来呫诺(一种TBK1和IKKε抑制剂)对体外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分离并培养小鼠原代单核破骨前体细胞(BMMφ);采用CCK-8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氨来呫诺对BMMφ增殖的影响;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的方法检测氨来呫诺对BMMφ 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FITC-Phalloidin和DAPI染色的方法检测氨来呫诺对BMMφ 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肌动蛋白环结构形成的影响;利用Corning Osteo Assay Surface培养板检测氨来呫诺对BMMφ 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吸收的影响;利用Boneslices牛皮质骨片检测氨来呫诺对BMMφ分化成熟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合并皮肤缺损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至2014年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19~43岁,平均31岁.骨缺损3~13cm,平均6cm;皮肤缺损面积3cm×3cm~6cm×10cm.11例合并足下垂,5例合并膝关节强直.
目的:探讨如何选择性应用不同种类的组织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对1986年11月—2006年2月收治的498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诊修复246例;延迟手术或早二期手术93例;择期手术160例。
目的:探讨抗骨质疏松治疗在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我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粗隆骨折且行PFNA治疗的老年患者,使用不透明信封法随机分为抗骨质疏松治疗组(A组)和非抗骨质疏松治疗组(B组).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BMI、大转子骨密度.A组患者出院后给予抗骨质疏松治疗:每日口服钙剂1200-1500mg+维生素D400-800IU;B组则不予抗骨质疏
目的 探讨胫后肌腱动力性转位对腓总神经不可逆损伤足踝功能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19~36岁,平均33.4岁,腓总神经损伤原因为车祸伤、挤压伤和大段神经纤维瘤,5例患者于腓总神经麻痹后4~6个月手术,手术方法为神经松解3例,神经移植2例,移植神经长度为11~13cm.5例患者于术后32~36月,平均35.6月复查神经功能均无恢复,踝趾下垂不能主动背伸,按照改良STANMORE
目的:本研究探讨一期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长期疗效评价.方法:胫前肌腱转移(TATT),跟腱延长或切断(TAL),足底筋膜(PF),后内侧软组织松解(PMR)联合手术是国内在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常规方法之一.本组平均年龄是1.3岁(范围从3个月至3.5岁),胫骨前肌腱转移(TATT)进行中间或外侧楔骨和跟腱延长带或不带开放跟腱手术(TAL)有53例,进行足底筋膜(PF)29例和后内侧软组织
目的:评价经口前路寰椎前弓切除、寰枢关节松解联合后路复位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齿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6例齿突骨折畸形愈合伴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均有外伤史,均存在脊髓损伤表现。
会议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探讨椎体强化术(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PVA)中骨水泥在骨折区域分布情况对强化椎的生物力学特性影响。方法 建立T11-L1骨质疏松性胸腰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在T12椎体构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模型,分别模拟PVA中三种不同的骨
目的:探讨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其疗效.方法:本中心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16~47岁,平均36.4岁.术前伴脊髓损伤44例,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17例,C级11例,D级7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分为三组,单纯前路手术治疗(A组),单纯后路手术治疗(B组),前后路联合治疗(C组).
目的 探讨横行截骨矫形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9例患者采用横行截骨矫形结合内固定治疗;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36.72±9.90岁,最大52岁,最小23岁.9例患者,8例为股骨干骨折后行偏心固定后畸形愈合,1例行髓内固定后畸形愈合;术后至就医时间最长24个月,最短9个月;6例车祸致伤,2例坠落伤,1例撞击伤;其中3例采用顺行髓内钉与解
目的:观察临床康复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康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6例,男51例,女35例,年龄32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40.8岁.临床症状、体征、CT或MRI检查确诊: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生命体征平稳;均完成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脊柱具有稳定性;且无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