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来源 :全军第十六届放射医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on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三例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信息,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影像学分析,三例均为男性,年龄20~30岁(平均25岁),两例为股骨上段,一例胫骨上端,其中一例病理骨折术后1年复发,无远处转移. 结果:三例均为单发病灶.X线平片表现溶骨性骨质破坏,呈轻度膨胀,沿长轴生长,呈中心或偏心性,病灶与正常骨组织分界清楚,或有硬化边,无明显骨膜反应,内部可成多房性,未见钙化灶.CT表现为正常骨小梁破坏吸收,被软组织密度肿物取代,其内可见骨性分隔,边缘轻度硬化,增强扫描轻度强化.MRI上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信号尚均匀,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扫描中度强化. 结论: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是极少见起源于结缔组织的原发良性骨肿瘤,较其它纤维性病变侵袭性更强,临床上手术宜扩大切除、密切随访,以防止复发,因此,术前在影像学上鉴别骨促结缔组织纤维瘤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CT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其诊断率.方法:复习文献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化性纤维瘤X线、CT影像学资料.结果:上颌骨2例,筛窦1例,胫骨
目的:对比80KV及120KV两组管电压,对下肢动脉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CTA低管电压扫描的临床可行性. 方法:选自2014年3月份至2014年12月份临床
会议
本栏目将视角定位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以及基层计生干部,广泛宣传各地人口与计生工作的窗口。为广大基层计生工作者提供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 This column will be positio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陣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达到教师教的过程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关键词:积极互动;探究;个性学习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
目的:探讨颈椎病X线诊断对指导中医整合的手法治疗各型颈椎病疗效的价值.方法:搜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部因颈部不适进行中医整合手法治疗的病例1690例,其中845例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媒体传播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新闻媒体传播形式不能够实际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趋势,新媒体的产生给传统广电发展带来很
目的:探讨全脊柱MR特殊扫描成像技术和全脊柱MRI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PHILIPS Nova Dual磁共振成像系统,使用相控阵脊柱线圈(包括1-5个线圈单元),搜集68例可疑脊柱及脊髓病变
会议
要开学了,而且还要住校!妈妈少不了要千叮咛万嘱咐一番:早餐一定要吃、不能喝生水、要注意卫生……掌握了我们的“食”“住”小妙招,让妈妈放心地送你上学校,自己也可以体验
毛主席纪念堂巍然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四周郁郁葱葱。挺拔的油松,圆锥形的雪松,硕果累累的山里红,枝叶丰满的绿篱,瑰丽多彩的花木,生长在一片绿色如茵的草坪上,使纪念堂更显
大多数为双侧性且无临床症状,在膝部外伤后可发生疼痛,但无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X线前后位表现为髌骨的外上缘呈浅弧形凹状缺口,其对应处可见类似果仁核状的额外骨块,两者之间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