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化体系导论

来源 :2014年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7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to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那文化”是称“稻田”为“那”的特定地域里创造稻作文明族群的文化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结构形态和深层的文化内涵,现就“那文化”体系的构成及其性征做进一步的阐释。同时,从地理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来观察,由于“那”字地名是母语同源族群认同并享有的文化符号,姑且用“那子民族群”作为他们的代称来行文。总之,“那语系”是“那子民族群”创造的语言文化系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其独立起源而又非孤立发展。“那语系”的提出和划分,是以文化人类学、语言发生学、语言地理类型学、历史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为依据,是完全符合语系构成的条件而能够成立的。以往由于历史原因和条件限制,对其缺乏深入调查、整体把握和细微研究;而有关的著述多为西方或他族的学者所撰,仿照印欧语系谱系树理论模式,将其划归于自认定的某一大语系,忽略了它具备独立语言体系的基本条件及历史存在。遂而出现了所谓“台语”(“侗台语”“壮侗语”)属南岛语系与属汉藏语系之争,又有“台语”原属南岛语系、后来在强势汉语的作用下而“转型”归属汉藏语系之说,莫衷一是。以“那”地名为标志的“那文化”圈,展示了“那语系”的历史本来面目。
其他文献
  以社会互构论为指导的基督教本土化理论,可以拓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视野。个人与社会处于持续"互构共变"的过程,信徒处于宗教组织与本土社会叠合而成的双重网络,其角色扮演时
会议
会议
在隧道开挖及采矿工程中,多会遇到机械破碎坚硬岩石的情况;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拆除的混凝土结构物也越来越多,而地下混凝土结构拆除遇到的难题是大型机械无法到达工作面作业,小型机械工作效率低。据此找到一种高效的岩石及地下混凝土结构物破碎方法是广大工程人员所期盼的。已有研究表明,利用微波照射方法可以大大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有利于提高机械破碎的效率,“微波+机械”有望成为破碎岩石及混凝土的高效
智能材料的发展为土木工程结构的长期、实时监测提供了一个新选项,尤其是对结构在线实时监测的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这项新技术使得结构在其施工甚至整个服役期间能够监测自
中国民族宗教学理论体系创建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先生应邀前来田阳县考察敢壮山布洛陀祭祀大典活动,参加布洛陀学术研讨会,撰文阐述壮族布洛陀信仰是壮族精神
会议
壮族经济研究是我国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百年来,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进展,但相对于壮族历史文化研究来说,壮族经济研究处于队伍小、成果少的状况.为了丰富
会议
因壮族文化研究尚未充分开展,很多领域还亟待开拓。而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壮语,也有许多需要深人研究的课题。在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中,壮学研究适逢其时应运而生,壮语研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图从导入环节分析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多元活动设计、并结合阅读课的导入的教学实践来阐述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提升读前品质。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导入;活动设计;教学实践英语阅读课的导入时间非常有限,读前导入话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了解与主题相符的背景知识。导入在师生间简
本文拟探讨壮族先民自行营运的古国方国社会与壮学体系的关系,希望弥补此方面之不足.总之,壮族先民古国方国的研究成果,对壮学体系的构建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不但弥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