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导入的设计与实践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050820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在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图从导入环节分析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多元活动设计、并结合阅读课的导入的教学实践来阐述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提升读前品质。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导入;活动设计;教学实践英语阅读课的导入时间非常有限,读前导入话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了解与主题相符的背景知识。导入在师生间简短的greetings中巧妙的开展,层层递进,进而引入新课。一堂成功的导入设计会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明白阅读的方向。 导入的设计开启了学生阅读课的兴趣之门,给学生阅读的启迪。面对多种教学状态及教学环境,导入方法是多样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课文标题导入法
  课文的标题体现出文章的中心,能给予我们文章的线索,教师可以从标题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启发,指导学生对将要阅读的材料进行一定的预测。然后通过设疑、提问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文章,获取信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讲授 go for it 八年级下册Unit 1 Section B 2b 《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时,教师可以直接对题目进行设疑导入:
  T:Let’s have a prediction. What does he do ?
  S:He is a climber.
  T: What happened to him when he was climbing?
  S: He lost him arm.
  T: Is he still climbing?
  S: Yes, he is.
  他是怎么断臂的?他为什么仍然坚持爬山?学生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同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课堂上去。标题导入法充分发挥了“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特点,它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拨动学生的求知心弦,他们会迫不及待的阅读文章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帮助他们更快的掌握文章中心。
  二、课文插图导入法
  赏心悦目的插图是一种课程资源,是阅读教学中是最为直观的一种导入方法。我们要巧妙地挖掘和开发课文插图,在阅读课堂上发挥它的作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go for it 2013修订版的图片信息非常丰富,几乎每一篇阅读课文均配有1-3幅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插图,而且把原来的卡通画基本上换成了真实图片,焕然一新,感觉亲切。教师通过对插图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阅读文章的话题。如go for it 九年级 Unit 9 Section B 3b 《Sad but beautiful》,教师就可以就课文插图提问:
  T:What musical instrument is it?
  S:Erhu.
  T:Who is this musician?
  S:He is Abing.
  T:What’s the name of his most famous piece of music?
  S:Erquan Yingyue.
  T:Let’s enjoy the music? ... How do you feel?
  S:...
  该插图的基调是灰色的,听了音乐片段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达到了统一,音乐的魂和文章的魂自然联系在一起。类
  三、头脑风暴导入法
  Brainstorm是给学生主题词使学生产生联想,是阅读课前创造性思维的组织形式,是对学生已有语言储备的再提炼和复现。这是这几年的赛课舞台上用的最多的一种导入方式。如一堂市优质课中教师是这样开始导入的。(语篇是来自课外的Rainforest)该老师先是借助电影Avatars的片段让学生走进雨林,感受雨林的面貌,然后进行Brainstorming。
  PPT 上呈现出:It is rainforest. There are ... In the rainforest.
  学生接受指令快速联想,马上就想到了trees,plants, fruit...老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引出wood,rubber等新单词,从而迈入精彩神秘的雨林世界。头脑风暴导入法能提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引导学生间相互启迪,从而巧妙的引入新课,带来高效的阅读课堂。
  四、角色扮演导入法
  角色扮演就是把阅读内容戏剧化,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进入角色、体验语言交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实践。在导入环节运用这样方法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go for it 七年级上册Unit 7 Section B 2b《Mr. Cool’s Clothes Store 》导入环节中我设计了购物的场景,让学生扮演营业员和顾客:
  S1:Welcome to Mr. Cool’s Clothes Store. Can I help you?
  S2:Yes, I need a sweater for school.
  S1:OK. What color do you want?
  S2:Green.
  S1:How about this one?
  S2:It looks nice. How much is it?
  S1:MYM15.We have some nice socks on sale?They are only MYM2 for three pairs.
  S2:OK. Let me have a look. I’lltake six pairs.
  S1:OK.It’s MYM19.
  S2: Here your are.
  S1:You are welcome.
  导入环节运用角色扮演为阅读课提供了切实可行、丰富多彩的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英语,帮助学生克服阅读教学的枯燥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身到阅读课上来,使英语课堂充满乐趣。
  精心设计的有效导入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并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對教材的文本要进行再处理再加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指向特定的教学程序,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使学生在阅读前保持思维活跃,有助于取得良好的阅读课的学习效果,提升了阅读课的品质。参考文献:
  [1] 姜建军《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中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2010,6
  [2] 王会晨《高中英语阅读课导入例谈》,解文百家.2015,7
  [3] 陈丽娟《初中英语教材中插图的妙用》,考试周刊.2012,95
  [4] 徐艳红《新课程下导入的集中方法》,新课程教研究育.2012,2
  [5] 李英《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英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作者单位:浙江天台县螺溪中学317200)
其他文献
  以社会互构论为指导的基督教本土化理论,可以拓宽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视野。个人与社会处于持续"互构共变"的过程,信徒处于宗教组织与本土社会叠合而成的双重网络,其角色扮演时
会议
会议
在隧道开挖及采矿工程中,多会遇到机械破碎坚硬岩石的情况;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拆除的混凝土结构物也越来越多,而地下混凝土结构拆除遇到的难题是大型机械无法到达工作面作业,小型机械工作效率低。据此找到一种高效的岩石及地下混凝土结构物破碎方法是广大工程人员所期盼的。已有研究表明,利用微波照射方法可以大大的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有利于提高机械破碎的效率,“微波+机械”有望成为破碎岩石及混凝土的高效
智能材料的发展为土木工程结构的长期、实时监测提供了一个新选项,尤其是对结构在线实时监测的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这项新技术使得结构在其施工甚至整个服役期间能够监测自
中国民族宗教学理论体系创建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牟钟鉴先生应邀前来田阳县考察敢壮山布洛陀祭祀大典活动,参加布洛陀学术研讨会,撰文阐述壮族布洛陀信仰是壮族精神
会议
壮族经济研究是我国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百年来,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进展,但相对于壮族历史文化研究来说,壮族经济研究处于队伍小、成果少的状况.为了丰富
会议
因壮族文化研究尚未充分开展,很多领域还亟待开拓。而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壮语,也有许多需要深人研究的课题。在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中,壮学研究适逢其时应运而生,壮语研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