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粉表面的多层包覆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anInsh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胶.凝胶法作为一种化学镀膜技术,具有纯度高、装置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片状铝粉上依次包覆SiO2和TiO2,考察了溶剂用量、水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影响来控制各包覆层的厚度.实验研究得出正硅酸乙酯水解的最佳条件为:TEOS:C2H5OH:H2O:NH3=1∶10∶4∶1(摩尔比),反应过程中加入乙酰胺作为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反应温度为T=20℃,反应时间为5h,溶胶陈化时间为一周;同理,得出制备TiO2层的最佳条件为:TNB:C2H5OH:H2O=1∶10∶1(体积比).
其他文献
该文对超临界流全快速膨胀(RESS)技术在流化床中进行细颗粒的表面包覆进行了研究,以实现细颗粒中关键成分的有效控制释放。实验研究了含有包覆剂-石蜡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通过微细喷嘴快速膨胀到装有细颗粒的流化床中,由于溶剂从超临界相到气相的快速转变,包覆剂在二氧化碳溶剂中的溶解度急剧降低,在喷嘴出口端的高速湍流流场中产生包覆剂微核,该微核在细颗粒表面的均匀沉积,形成细颗粒表面薄层包覆。实验选度考查包覆
用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10nm的α-SiN纳米粒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α-SiN纳米粒子胶体溶液荧光光谱的变化。描述了α-SiN纳米粒子的能带分裂现象及物理能级结构,验证了硅悬挂键=Si在α-SiN纳米粒子光谱性南中的主导作用。
该文分析了1997年5月至9月及1998年4至9月北京地区近地表面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单个粒子的形态、大小和化学元素的组成与北京地区整层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谱分布和散射相函数等。发现观测期间颗粒物浓度(D>0.3um)为几个 ̄几百个/cm;浓度的日变化以早晨高逐渐降低的型式居多;整层大气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为0.1 ̄1.6,日变化的型式以早晨小逐渐增大的型式居多。气溶胶数密度和光学厚度的季节变化各自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ZrO微粉,并研究了添加ZrO微粉对Laβ-AlO的固体电解质的电导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的加入导致电导率下降,抗热震性能提高。考虑到两方面的影响,以加入10mass℅ZrO为宜。
对自制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LiCoO进行了一系列颗粒学表征。SEM和粒度测量表明制得LiCoO为粒度较为均一的片状晶体,平均粒径为3.42UM;XRD谱表明其为α-NaFeO层状结构的HT-LiCoO。进一步的性能测试表明制得的LiCoO具有良好的的电化学性能。
结合颗粒的动力学模型和湍动能模型,耦合催化裂化反应的十三集总动力学模型得到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内原料油气和催化剂颗粒相的流动反应数学模型,运用自编的计算程序,预测了提升管内催化剂颗粒的速度场和气相组分的浓度分布。
采集了五个代表性采样点四个季度的TSP、PMl0样品,采样高度为人的呼吸带高度.根据监测数据,研究了颗粒物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在各功能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秋季、冬季、春季颗粒物污染重于夏季,交通干道旁的颗粒物污染也较其它功能区严重.对PM10与TSP相关关系的研究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测定结果的回归方程为PMlo=0.710TSP,R=0.986.表明可吸入颗粒物约占总悬浮颗粒物的71%.
以高岭土所制硅酸钠溶液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经恒温干燥、真空旋转干燥和冷冻干燥制备纳米二氧化硅,比较了不同干燥方法对产物比表面积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气体吸附比表面积测试、热重分析(TG)等分析手段对纳米二氧化硅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制备的二氧化硅比表面积最高,可达到494.22m2/g,试验发现,同样是采用冷冻干燥,陈化5h比陈化1h样品的比表面积降
本文介绍水热法制各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的工艺探索过程。用先进的高分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X光衍射仪,对实验样品进行了形貌、粒径、晶体结构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和检测,利用扫描电镜附带的能谱仪定性,对水热后的颗粒表面进行了元素的定型分析和成分的定量分析.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和整理,揭示了三氧化二铝在不同介质环境中的生长习性,总结出其生成针状、片状、块状和近球形的椭圆状颗粒的PH特点及温控环境,
以鸡两发电厂粉煤灰为原料对粉煤灰进行表面改性.从表面改性剂、粉煤灰的粒度、粉煤灰的填加量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来探讨改性粉煤灰对橡胶补强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表面改性后的粉煤灰对橡胶具有较好的补强作用,可替代部分炭黑,可以减少碳黑的用量,降低橡胶的成本,并减少粉煤灰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