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ry1Ac杀虫晶体蛋白近等基因系小菜蛾中肠多组学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dalong88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应用最为成功的生物杀虫剂,但对其抗性机制认识的不足,严重制约着Bt杀虫蛋白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并威胁着转Bt基因作物的使用寿命.十字花科重要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最早被发现在田间对Bt产生抗性的害虫.前期研究发现,小菜蛾对Bt Cry1Ac的抗性由多受体基因变化所致,由其上游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途径调控.本研究以抗Cry1Ac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幼虫中肠为研究材料,开展全基因组甲基化、中肠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联合测序,通过多层组学整合分析,建立小菜蛾中肠DNA甲基化控制基因表达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评价DNA甲基化对小菜蛾抗Cry1Ac的贡献.实验结果表明,小菜蛾全基因组胞嘧啶甲基化率约为0.8%,且以CG形式为主,抗性品系的甲基化率低于Cry1Ac敏感品系的甲基化率.小菜蛾中mCG主要集中在基因区,且以低甲基化的形式为主.在甲基化的基因中,mCG的密度明显向CDS的5'端偏斜.我们在抗感品系间鉴定到了425个差异甲基化的基因,在抗性种群中有65.4%的差异甲基化基因是低甲基化基因,在这些低甲基化基因中我们鉴定到了与杀虫剂抗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对抗敏种群小菜蛾幼虫中肠转录组与iTRAQ定量蛋白组联合分析,发现了大量可能的Bt受体和与抗性相关的蛋白质差异表达,其中包括6个ABC转运蛋白、4个氨肽酶N等.其中发现多个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在两个种群中存在表达差异,这些基因或蛋白的表达差异可能跟与MAPK调控受体引起抗性有关.我们分析了基因的甲基化与表达量之间的关系,发现基因表达量的高低与甲基化状态有关而与甲基化率高低无关,甲基化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非甲基化基因的表达量.暗示小菜蛾基因区域的甲基化对基因的表达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MAPK途径控制多受体基因变化的遗传调控网络的阐明提供数据支持,对Bt杀虫蛋白的开发与可持续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章鱼胺(octopamine,OA)是无脊椎动物体内特有的生物胺,在昆虫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运动、产卵、学习及记忆等.其功能得以发挥需激活相应的G蛋白偶联受体,即章鱼胺
会议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molesta(Busck)],属鳞翅目(Lepidoptera)小卷叶蛾科(Tortricidae),是严重为害蔷薇科水果的世界性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温带水果种植区,尤其是对桃梢
会议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是我国重要的小麦害虫,其可受外界环境条件和生物因素调节生成有翅蚜和无翅蚜,有翅型个体可远距离迁飞寻找寄主植物,除直接刺吸小
会议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最早于1919年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发生,随着全球柑橘业的发展,柑橘黄龙病也已经传播到亚、非、美等柑橘主产区,并成为危害全球柑橘产业发
  茶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camelliae Kanmiya & Kasai,2011)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刺粉虱属(Aleurocanthus),是茶园中的一种重要的害虫,发生严重
会议
  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GMF)的强度和方向并非恒定,而是因时空分布不同而变化。除目前发现的GMF平均强度缓慢衰减外,以强度降低为特点的突发性GMF扰动和异常现象(如地
会议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可重复性、精确性的特点,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定量分析方法之一。进行qRT-PCR试验时,内参基因必须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稳定表
会议
  本实验从海南采集的土样中分离鉴定获得1株可抑制椰子炭疽病菌和杀椰子织蛾幼虫的Bt菌株LINGSHUI-BT10;经cry基因的鉴定明确了该菌株含有cry1Aa,cry1Ai,cry1Ac,cry1Be,cry
  自首例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商业化应用,转基因作物的全球种植面积得到了迅猛增长。中国已经研发了多个高抗螟虫的转基因水稻品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转cry1 Ac/cry1Ab基因水稻
会议
  随着抗性作物在世界范围内的种植,其靶标害虫、非靶标害虫的发生防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选取抗稻飞虱水稻品种(含Bph14基因的广两优476;简称抗虫R)与感虫品种(T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