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水稻对褐飞虱的生态抗性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首例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商业化应用,转基因作物的全球种植面积得到了迅猛增长。中国已经研发了多个高抗螟虫的转基因水稻品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转cry1 Ac/cry1Ab基因水稻(华恢1号及其转基因杂交稻Bt汕优63)已通过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复核性验证,于2009年8月17日被授予在湖北省生产应用的安全证书,而且2008年启动实施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将转基因水稻,特别是转Bt基因抗虫水稻作为优先培育和重点推广的领域。这预示着转基因水稻在我国即将进行商业化生产。然而,转Bt水稻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可能还有一些问题尚未明确,如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等。田间调查发现,与非转Bt稻田相比,稻田的非靶标昆虫如褐飞虱数量显著降低,但实验室研究发现Bt蛋白对褐飞虱没有毒杀作用;同时,生长在Bt稻株上的褐飞虱与对照植株相比,各项生命参数也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我们提出研究假设,褐飞虱从Bt稻田迁入非Bt稻田是由于Bt稻田中鳞翅目昆虫减少引起的。对此,我们展开研究,发现褐飞虱对健康的Bt稻株和非Bt稻株没有选择性差异;但当Bt稻株或非Bt稻株被二化螟为害后,与健康稻株相比,褐飞虱明显偏好于为害株。因此,当Bt稻田和非Bt稻田相邻种植时,由于Bt稻田受鳞翅目昆虫为害减少,导致褐飞虱从Bt稻田迁入非Bt稻田。这些结果表明,Bt水稻对褐飞虱存在生态抗性。
其他文献
  小菜蛾[Plutellaxy lostella(L.)]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之一,全球每年约需花费十亿美元防治小菜蛾.性信息素作为调控昆虫行为的通讯物质,为控制害虫为害提供了有效途径.
会议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利用dsRNA诱导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已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方法.目前橘小实蝇RNAi多用注射法和饲喂法,但是大量研究表明dsRNA
会议
  章鱼胺(octopamine,OA)是无脊椎动物体内特有的生物胺,在昆虫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如运动、产卵、学习及记忆等.其功能得以发挥需激活相应的G蛋白偶联受体,即章鱼胺
会议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molesta(Busck)],属鳞翅目(Lepidoptera)小卷叶蛾科(Tortricidae),是严重为害蔷薇科水果的世界性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温带水果种植区,尤其是对桃梢
会议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是我国重要的小麦害虫,其可受外界环境条件和生物因素调节生成有翅蚜和无翅蚜,有翅型个体可远距离迁飞寻找寄主植物,除直接刺吸小
会议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最早于1919年在广东的潮汕地区发生,随着全球柑橘业的发展,柑橘黄龙病也已经传播到亚、非、美等柑橘主产区,并成为危害全球柑橘产业发
  茶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camelliae Kanmiya & Kasai,2011)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刺粉虱属(Aleurocanthus),是茶园中的一种重要的害虫,发生严重
会议
  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GMF)的强度和方向并非恒定,而是因时空分布不同而变化。除目前发现的GMF平均强度缓慢衰减外,以强度降低为特点的突发性GMF扰动和异常现象(如地
会议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可重复性、精确性的特点,是目前最常用的基因定量分析方法之一。进行qRT-PCR试验时,内参基因必须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稳定表
会议
  本实验从海南采集的土样中分离鉴定获得1株可抑制椰子炭疽病菌和杀椰子织蛾幼虫的Bt菌株LINGSHUI-BT10;经cry基因的鉴定明确了该菌株含有cry1Aa,cry1Ai,cry1Ac,cry1Be,c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