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分合与美美异和--当代中国美学境界及其哲学基础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艺术学年会暨“跨界视野中的艺术理论”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fsdfsd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时代都应有自身的美学境界,这是该时代人们有关以独创的感兴符号表意系统去传达人生意义体验的精神追求.当代中国人应有自身的美学境界.与钱穆和季羡林等倡导的"天人合一"说相比,古代天地人"三才"观念或许更契合当代中国人所秉持的"生态"观念和新的"生物圈"意识条件下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体认、以及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下新的言行选择.伸张"三才"理念更有助于从中国视角对世界"生物圈"建设做出既具独特性而又具普世性的贡献.但不是三才合一而是三才分合才是中国式天地人三才观念传统的合适的当代表述方式.陶渊明诗作揭示天地人三才间差异的必然性,又呈现跨越差异而展开对话的沟通途径,表明他内心对三才分合境界的自觉认同.苏轼的共鸣及有所差异的选择体现出对三才分合的自觉认同.三才分合是指天地人三才间构成既分且合的关系,也即此三方在差异中实现有限度契合,其要点为三者间相互不同而各有异质性,但也可结成和谐一致或"和而不同"的关系.置身于当今地球"生物圈"的人类需在三才分合观念下重新学会与宇宙万物和睦共处.从三才分合观念必然走向美美异和的美学境界.与"美美与共"说相信人与人之间终可达成审美同一性不同,美美异和要求在尊重和带入相互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差异中的和谐,即是指不同的美之间可以相互共存,形成差异中的和谐关系.笔者的基本主张在于八点:人为中介,艺即心赏;分赏偏美,公赏中美;公心互融,美美异和;人顺天地,三才分合.这可再简约为如下四点:分赏偏美,公赏中美,美美异和,三才分合.公众固然可以分赏偏美,但还是不如公赏中和之美,不同美相异而和,天地人三才在差异中实现有限度相互契合.这正可视为当代中国人应追求的美学境界之一种.
其他文献
中国当下文学批评呈现出学院批评、作家批评与媒体批评互相攻伐的混乱局面.文学批评的各种病症日益凸显,具体来说,一,学院批评对作为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工具的文学理论极为推崇
近百年中国文艺理论是在顽强坚持数千年中国文艺理论传统的同时,不断在与西方文论的碰撞交融中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文艺理论近百年接受西方文论的影响,使中国文艺创作、接受
本文通过复原元代画家的地理分布来窥探元代绘画的地理格局.从统计中发现元代北方画家分布集中于京师所在的大都路,南方分布在以杭州路与平江路两地为中心的江浙地区.全国画
人类史前艺术有着比较集中稳定的地区,这就是欧洲,而非一般所认为的处于零星、分散的状态.就分类学角度而言,欧洲史前艺术已经跨越造型(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听觉)两大门类,
唐代诗人形象及诗句是宋代绘画的重要题材,而宋代绘画则参与着唐诗的评价、阐释和传播.宋画对于唐代诗人"诗佛"王维、"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表现,抓住了唐代诗歌审美的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美文学理论从大理论转向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在书写上表现为:或是理论地图,或是理论实践,或是理论问题,或是概念网络.观念上表现为:在批评实践之中反
现时代,数字技术普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似乎使影视影像产生了质的变化,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时代引发的媒介革命或文化革命是全方位的.这一媒介革命给电影的创造、制作、接受心理
审美特征是书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完全走向自觉,正是当时文人书家对其审美特征孜孜不倦追求的结果.艺术并非无源之水,需要有合适的土壤和空间供其生
隐逸文化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历史要上追到先秦时期.在诸子论著与当时流传的诗歌中,能较容易地获得与之相关的内容.而隐逸文化走向成熟以及代表性的表现形式的出
当代艺术给传统美学及艺术认知带来冲击,如何理解及阐释当代艺术现象,本文从后康德哲学以来主体性的发展历程,通过主体性理论的历史性解读,将哲学基本问题与艺术对接,试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