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衣剂处理对棉花种子发芽率等品质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棉花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七次代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88337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2004-2005年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几种棉花种子包衣剂10%拌福(灵福合剂)、2.5%适乐时、15%多福酮(21号)、卫福对同一批次棉种进行包衣处理同室贮藏分期进行播种育苗及发芽试验以期研究种衣剂对棉花种子的播种品质、贮藏品质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于2片真叶期对5个转胆碱单氧化物酶(CMO)基因的棉花品系及转化受体泗棉3号施加0.5%的NaCl胁迫,15天后测定发现,NaCl胁迫无一例外地抑制了所有供试品系的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表现为真叶数、株高和鲜重减少,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但是,盐胁迫对转CMO基因的抑制效应明显低于对照,表明转CMO基因棉花品系的耐盐性有明显提高.不过,棉花的耐盐性涉及多个基因和多种耐盐
本文对南疆12个历史代表品种蕾铃脱落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12个历史代表品种蕾铃脱落率较高,平均74.2%.单株蕾量平均22.5个,生殖量略低;(2)落蕾率大于落铃率.落蕾率平均42.2%,落铃率平均32%;(3)蕾脱落的峰期在7月5-25日,但品种间在脱落的起止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铃脱落的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15日-8月5日,品种间在铃的脱落峰期上没有显著差异;(4)蕾脱落的日龄一般在15天
本文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的保水剂含量在0.030%~0.100%范围内,土壤表面蒸发明显降低,pH值趋于酸化;用量在每公顷30~45kg内能明显提高棉花的产量,增产幅度达10%以上,对纤维品质没有影响,株高增加3.4~11.3 cm,公顷总铃数增加5.7万~9.4万个,铃重增加0.1~0.19 g;并且以穴施使用最经济有效.
文章从分析棉田养分损失的途径入手,提出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几项措施.改进施肥技术,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发挥有限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如:改进施用方法,氮肥深施,集中施,施后严密覆土.而磷肥集中作基肥深施、氮磷配合施用、或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配合叶面喷磷则可有效的提高磷肥的利用率.钾肥应根据土壤的供钾能力,适量施用,避免盲目施肥造成的浪费,在施用方法上应采用沟施或穴施,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淋失和迳流损失,提高
2004-2005年,笔者参加了兵团农业局组织的棉花高产专家验收组,对南、北疆垦区公顷产皮棉超3000 kg的高产棉田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现场测产验收.本文根据调查验收资料对普通陆地棉超高产棉田(杂交棉另文分析)的基本特征作进行了分析。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新疆"矮密早"栽培模式下棉花个体发育对霜前皮棉产量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显示:(1)15个性状中株宽、衣分、果枝始节、脱落率、单株结铃数、单株叶面积与霜前皮棉产量的关联度较大,处于关联序的1~6位;(2)与霜前皮棉产量关联度最大的产量性状是衣分、生理性状蒸腾速率、形态性状是单株叶面积;(3)根据以上结果,新疆棉花育种和高产栽培应重视株宽、衣分、果枝始节、脱落率、单株结铃
本文通过调查汇总,提出喀什地区棉花高密度栽培模式应越简单越好;增密增铃是高密度高产栽培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但不是密度越高越好;高密度栽培模式只是搭建了一个技术平台,要想获得高产,其它措施必须配套.
近几年来,棉盲蝽在黄河三角洲棉区危害呈迅速加重趋势,棉农迫切要求加强技术指导,显示它已经上升为棉田的主要害虫.本文探讨了走出误区抓"七改"科学防治棉盲蝽的问题。
棉纤维由棉花胚珠外珠被表皮层的单细胞发育而成,其分化和发育过程可分为纤维原始细胞分化与突起、纤维细胞的伸长或初生壁的加厚、次生壁的加厚和脱水成熟四个时期.分子生物学上,棉花纤维细胞已成为研究植物细胞生长发育,如细胞伸长和细胞壁生物合成以及纤维素生物合成的理想模型.如同其他组织一样,棉花纤维组织活跃地表达着大量基因,这些纤维特异或优势表达基因必定在不同时间以及不同路径中控制纤维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
本文介绍了反义RNA的概念及作用机理,并对反义RNA技术的原理、方法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反义RNA技术在植物种质创新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改良果实贮藏性状及品质、增强植物抗病性、改良油料作物品质、培育作物雄性不育系和降低或去除作物有害化学成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