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地区2005年初冬首次暴雪诊断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ancha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利用天气诊断的方法分析了威海地区2005年冬季首次暴雪过程.通过对过程的影响系统、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的演变特征及其与此次连续性暴雪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雪过程冷流降雪占绝对主导地位.12月上旬气温异常偏低和渤海海温异常偏高造成了较大的海气温差为底层大气的增温增湿从而积累了大量不稳定能量是此次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这些揭示了动力、不稳定条件等对暴雪产生的作用,为此类暴雪过程的预报提供了着眼点.
其他文献
台风路径的预报是做好台风预报服务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台风"珍珠"移动过程实况资料回顾分析,得出:台风外围副热带高压带的周期,形状特征变化及副高与西风槽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
会议
本文对影响我国台、闽、浙、赣、湘、粤、桂、黔等八省(区)的2006年第4号登陆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分析了在其影响下的湘南特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东北
会议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自动气象站已经建成.由于自动气象站是由计算机实时控制和数据采集处理的自动化观测系统,因此,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和原理复
会议
利用数值预报方法预报海浪可以得出较为精细的海浪谱.国家气象中心引进了第三代海浪模式WAVEWATCH Ⅲ,并以此建立了一个全球海浪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建立在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
会议
通过自动气象站的实践工作,从5个方面探讨了自动站业务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一些经验和处理方法,希望对台站业务人员有所帮助.
本文针对一次发生在台风边缘过渡区内的飑线过程,通过深圳本站逐分钟气象资料分析本地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并利用NECP1°X1°的逐6小时资料、广州风廓线资料以及香港雷达资料分析
会议
本文主要从基点定位误差、电子器件故障、日常维护等方面分析了降水误差出现原因,并提出减小误差的解决方法。
对唐山沿海1960-2005年46年间发生的风暴潮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每次风暴潮发生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和形成原因,发现唐山沿海风暴潮发生的必要条件是长时间、高强度的向岸
针对卫星遥感和天气雷达两种资料估测雨量进行集成的难题,本文尝试用K-L变换对两类估算资料进行成分分析,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从结果分析来看,用改进的K-L变换法提取出的最优成
研制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UPS电源网络监控系统,介绍了网络监控系统的组成,给出了系统的关键性软硬件模块设计,成功实现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UPS电源网络监控。该系统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