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距骨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陈旧性距骨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科治疗陈旧性距骨骨折脱位18例,采取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加自体骨移植治疗,其中3例合并明显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同时行距下关节融合术,2例合并明显距下关节和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同时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
其他文献
目的 骨巨细胞瘤为源于松质骨的溶骨性肿瘤,是一种介于良恶性之间的常见骨肿瘤,临床病理学上一直沿用Jaffe病理学分级系统,但是肿瘤的良恶性与临床病理分级并不完全一致,骨巨细胞瘤在诊断上依然缺乏有效的辅助指标。
目的 探讨在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术(TKA)中不同途径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行同期双侧TKA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双侧膝关节均在缝合关节囊后经关节囊切口注射氨甲环酸1.5 g/ 50 ml;B组双侧膝关节均在缝合关节囊后经引流管注射氨甲环酸1.5 g/ 50 ml;C组双侧膝关节均在缝合关节囊后经引流管注
研究背景:道路交通的早晚高峰时段是行人和各种车辆集中出行的时间,道路使用率高,交通压力大,发生道路交通伤的可能性大于其他时段。因此分析早晚高峰时段的道路交通伤发生规律和分布特点,对预防和控制交通伤,降低交通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通过电话随访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出院的患者进行干预和康复指导,观察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康复情况.[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上锦医院2015年6月-2016年4月80例行踝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年龄为18-56岁,平均年龄为35.2岁,根据患者出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定期复查的基础上,分别在患者出院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对患者的病情变
目的 观察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采用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课题分析了我院康复科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采用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进行康复治疗的足踝部损伤术后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时间2月-12个月,平均6.6个月,在康复治疗前对患侧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度进行测量,治疗后2周、4周再次测量患者的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度,采用法定评分标准对患肢踝关节的功能进行
会议
目的:探讨根据年龄大小选择髋臼假体及股骨头假体关节界面材料(臼-头:聚乙烯-金属、聚乙烯-陶瓷、陶瓷-陶瓷)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近2年来(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所行的全髋置换术患者,共203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105例,平均年龄72±11岁(25岁~86岁),平均随访时间23±10个月(5个月~36个月)。
目的:观察甲壳质神经再生管桥接修复正中神经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在人体内的组织相容性和神经相容性。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正中神经离断伤患者在充分知情、同意基础之上根据个人意愿选择神经手术修复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甲壳质神经再生管桥接修复)和对照组(传统外膜缝合)。
骨巨细胞瘤主要发生于20-40岁青壮年,原发部位几乎均位于骨骺,常为单发病灶,部分病例同时或逐渐表现出多中心病灶。骨巨细胞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其临床行为不能依靠病理组织学、临床表现、放射学特点精确预见,对病变范围、程度、肿瘤生物学行为正确判断才能合理选择术式。
目的:评估Lenke 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椎体去旋转矫正效果与术后肋骨突起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08 年 1 月~2012年12 月于我院脊柱侧弯中心行手术矫正的 Lenke Ⅰ型AIS患者83例, 男 13 例, 女 70例,平均年龄15.8岁(11~21 岁),平均随访39个月(24-62个月).
目的:观察甲壳质神经再生管桥接修复尺神经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在人体内的组织相容性和神经相容性。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尺神经离断伤患者在充分知情、同意基础之上根据个人的意愿选择神经手术修复方法,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甲壳质神经再生管桥接修复)和对照组(传统外膜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