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型细胞质光敏雄性不育小麦的同工酶研究

来源 :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m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光敏雄性不育系及其核亲本灌浆期旗叶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测试核亲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谱带数和带有Ae.crassa细胞质的3个不育系的酶谱数不尽一致,但其中谱带1的酶活性均以弱势表达;不育系的酯酶同工酶与相应核亲本比较,酶带数目变化不明显,只有存在活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测试材料间也并未发现规律性的变化,表现了不同的核质杂种灌浆期旗叶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的活性有所不同.说明D<’2>型细胞质与普通小麦细胞核结合产生的特异核质互作,在灌浆期旗叶过氧化酶与酯酶同工酶的活性有所不同.说明D<’2>型细胞质与普通小麦细胞核结合产生的特异核质互作,在灌浆期旗叶的有关同工酶与有所体现.
其他文献
罗布泊的干涸,宣告了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完全终结.2004年,号称"亚洲最大人工沙漠水库"的民勤县红崖山水库出现自1958年建库以来第一次干涸,正式宣告了民勤绿洲变成"第二个罗布泊"、从而导致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最终汇聚成中国西部内陆真正"流沙河"的现实可能性.流域环境危机源于流域水源危机,农业作为耗水量最大的经济活动,从流域可持续发展要求出发,研究变革农作制度,拯救民勤绿洲之路,具有重要的
本文探讨我国传统的耕作制主要存在作物的布局不合理,复种指数不高,间套作推广面积不大,连作现象在相当一部分地区还较为明显等问题.传统的耕作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量.耕作制度向现代农作制度转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基于RAGA的PPC模型,选择26个指标,对黑龙江省四个不同时段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省标准进行比较,试图找出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与生态省的差距,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在此基础上得到黑龙江省农业发展可持续的策略,为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利用小麦-异源直接杂交回交法结合开放授粉处理,在诱发材料SY95-71和铭贤169制造的条锈病流行条件下,从组合Currency/小偃6号//川育12号/3A302中选育出NR98117-9S等5个小麦材料.这些材料大都具有与亲本小麦品种小偃6号及川育12号不相上下的农艺性状,对条锈生理小种条中31和混合菌种表现高抗,可作为四川小麦抗条锈病育种的亲本加以利用.染色体C-带和SSR标记分析所作的遗传
育成超级小麦新品种是提高高产田单产的有效途径.超级小麦新品种育种目标(1)单产应比对照提高10﹪~15﹪.(2)示范田单产达到11250kg/hm,大面积单产8625kg/hm.(3)抗逆性、抗病性近于对照,熟期中等或略晚.产量构成因素:适宜穗数525~630万/hm,穗粒数40~48粒,千粒重40~50g,穗数重1.8~2.2g.在保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穗粒重.植株特征特性:综合农艺性状
会议
淄选903-1系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施加水分协迫、系圃选育而成的,具有高产、耐肥、节水、抗病等特征.该品种在水分亏缺肥力充足条件下表现较好的稳产性,一般产量为6500~8200kg/ hm,在水浇地比种植普通品种节水75﹪,产量基本持平,是发展节水农业,减化栽培程序的广适高产、节水型冬小麦新品种,1997~2000年于鲁中地区累计推广7万余hm,在黄淮冬麦区具有较大推广前景.
本文对小麦遗传转化研究工作作了介绍,认为最理想,效果最好用得最多的是幼胚,其所用方法主要是基因法,并对转基因小麦中影响外源基因表达的因素作了概述.
本文报道了普通小麦中一种与播期有关的雌性不育现象,秋播植株雌性不育,春播植株雌性育性(转换)正常,秋播植株的雌性不育度可达96﹪,且其雄性可育,雌性不育系做父本所配杂种F雌雄育性及结实正常.
采用2个品种、3种浓度、2个喷施时期的2×3×2完全随要裂区试验,对新型化合杀雄剂BAU 9403诱导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雄性不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BAU 9403是一个优良的小麦化学杀雄剂,对普通小麦具有良好的杀雄效果,两个供试品种不育诱导率为96.76﹪~100﹪.2)不同基因型对该化杀剂不育性诱导起点不一,最佳的杀雄时期为雌雄蕊分化期-药隔期,有效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