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化:拉丁美洲现代化的悖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丁美洲是发展中国家较早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地区,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贫困化与现代化相伴,贫困率与经济增长同步的现象。就拉美地区整体而言,拉美国家在贫困问题大致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1、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以来十分严重;2、城市绝对贫困人口的数字高于农村;3、拉美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拉美较发达或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4、拉美的贫困问题具有浓厚的种族色彩。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既与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社会经济结构有关,也与全球化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经济改革政策的倾斜性密不可分。为此拉美国家付出了经济增长、社会和政治进步的高昂代价。
其他文献
因为山鸡蛋蛋壳比家鸡蛋厚,所以对其进行炕孵时,其孵化温度要低于家鸡蛋,而湿度则要高于家鸡蛋。这是因为湿度高时水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发生作用,使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鸡啄壳,并
通过对钢铁企业余热回收利用及回收低压蒸汽使用的问题,进行合理性评价与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2035年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目标,与此同时,农村的养老服务体系也应该逐步与城市接轨。让农村老人也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有效完善和提升
文章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萌芽阶段、成长阶段、稳定阶段和创新发展阶段,与集群成长的其他阶段相比,萌芽阶段由于“非合作博弈”等现象的普遍存在,集群面临早衰的风险最大
<正>胡焕庸先生是我国近代科学地理学和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1926-28年间他留学巴黎大学,接受自然地理学家马东南、经济地理学家德芒戎、人文地理学家白吕纳的教益,全面掌握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