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东海何氏家族文学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朝东海何氏家族是指活跃于两晋南朝时期的何伦、何无忌、何承天、何长瑜、何僩、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等六代近二十个家族成员组成的一个以武功起家,以文学著称于世的家族群体。本文通过对比何氏三大郡望之家风门风,探究六朝新起门户、次等士族走文学兴宗之路的政治选择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同时,力图在家族文学视域下管窥东海何氏文学创作对六朝文学的意义。研究发现,何承天私造《鼓吹铙歌十五首》、《木瓜赋》具有一定的自荐用心。何逊诗歌创作和仕宦经历具有较密切的关系,入仕之初有迎合上层士族的社交呈才之作,随府外任期间多倦游思乡之作。反映出次等士族以文学才能求仕进的努力及困境。东海何氏与陈郡谢氏具有较深的家族渊源,何氏家族成员在诗歌创作和人格精神方面有主动效仿谢氏的倾向。此外,东海何氏在文学上积极求新求变,何承天赋题法的尝试开启晋宋之际乐府诗文人化的进程,何逊成熟的句法是永明体向近体诗过渡的实际桥梁,何思澄、何子朗积极实践的古艳体诗技法上已与宫体诗非常接近。东海何氏对六朝文学新变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其他文献
中小学是进行普法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的法律意识事关我国的法制建设。教师作为法律知识的传播者,知法、用法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是担当法制教育职能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新闻评论话语场是评议传播主体间的关系网络、平台渠道、交流规则以及言说主题等所构成的一个传播场域。它反映一个国家民主状态及其传播形势,它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是社会文
公司强化自主创新,依托科研单位人才与技术优势,以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利用国家林产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化开发能力和中国林科院(南京)科技工业园产业化支撑条件,面向市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也逐渐为大众所熟知,并呈现出流行趋势。对甘肃省兰州市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情况的调查显示:中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处于适度的范围,并
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北方游牧民族女性的贞节观念增强,收继婚俗渐趋为人们所不齿,作为接受收继婚的主体,因自身无法摆脱世俗中约定俗成的习俗,其内心充满了挣扎与无奈,
国贸专业能力体系的构建基于不同的层次和目标,本文章从社会需求的角度,考察用人单位对国贸专业人才四个方面的素质即思想道德、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具体要求,借
历代学界贬抑宋玉,认为他只是屈原所创辞赋的后继者,且其作品"没其风谕之义"。这是受班固观点影响的后果。刘勰未走汉人以"风谕之义"评宋玉的老路,其《文心雕龙》立足于"论文
以D-72磺酸树脂为催化剂催化柠檬醛环化反应,考查了反应介质、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柠檬醛的体积分数对柠檬醛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探讨了环化反应的催化动力学特征。
中日两国由于历史条件、经济发展速度和文化意识不同,表现在广告领域的状况也不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高速发展,广告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已步入世界广告先进国家的行列
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其"双元制"模式闻名世界,并为全球各国所借鉴。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德国国内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非一成不变。本文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具体模式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