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资格标准的历史沿革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四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5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我国教师资格标准发展历程的梳理,我国目前已颁布了中小学及幼儿园阶段的教师专业标准,但笔者认为专业标准的适用范围与教师资格标准相比仍然存在差异。教师资格标准只是对未来教师正式加入教师行列所必备的基本条件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关注入职教师的专业追求,确立明确的教师资格标准,对教师自身,教师队伍的质量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不断成熟过程都有着基础保障,从入口提高教师的质量,基于此教师专业标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国虽然也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但我国的标准很明显缺乏清晰的要求,现有教师专业标准更多的是优质教师的标准,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细化标准,也没有提及相对应的可行的考核评价标准。可以说我国的教师资格标准更多的是对教师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期望而非标准的要求。因此,厘清专业标准与资格标准间的关系,指向新入职教师制定教师资格标准,并基于明确的教师资格标准,构建完善的教师资格考核体系。
其他文献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普遍提升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的核心理念,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建议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有了这些先进的改革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anging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talent cultivation.Based on MI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cientist Edgar Scheins
会议
伴随着综合性大学全面参与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地方高师院校综合化及教师教育的转型发展,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面临着质量提升、内涵建设、转型发展的困境.实施教师教育专业建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主要方式,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应该重视加强和改进学生安全教育,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校园生活特点,贴近实际,
近代中国兴办大学教育先是在蔡元培的主倡下学习德国,建国后以苏联为榜样,改革开放后奉美国为楷模,所谓“转益多师是汝师”却暴露出诸多弊端,各种办学模式与我国独特的国情并不完
民办高校要实现办学质量新的突破,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说,高校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教师队伍之间的竞争,高校的内涵发展、提高质量首先是教师队伍的质量发展。如何有效、持
本文对此类高校在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模式的基本原则,并对训练模式的实施提出了构建完善、系统的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体
中国今天的经济总量已经走到世界第二,未来的发展也必须依靠自己,必须得有自己的竞争力,而对于竞争力的形成,婴幼儿早期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的。文章针对0-3岁早期教育,探讨了
幼儿教育是人之初始的教育,是各类教育中最复杂的教育.文章从早期儿童教育概念着手,提出婴幼儿教育一体化,是早期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目前中国学前教育,正处于新中国成立65年来
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奠基阶段,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笔者从行政的角度探讨如何保障幼儿教育。近年来浦江教育紧紧围绕成都市学有良价,品质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