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呼吸道阻塞病人的救治与护理措施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oth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成人危重呼吸道阻塞的急救处理方法 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就诊的1例成人危重呼吸道阻塞患者,正确评估患者病情,采取紧急急救措施,对患者进行严密护理,维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加强呼吸机的管理等急救护理方法 。结果 :患者在就诊后2 h内缓解呼吸道阻塞症状。
其他文献
目的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是哮喘的特异性炎症效应细胞,发挥重要的病理及调控作用.本研究利用小鼠哮喘模型和IL-5过表达(IL-5 Tg)小鼠深入研究Eos对造血干细胞(LSKs)功能影响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采用多色流式标记的方法分析及分选哮喘模型和IL-5 Tg小鼠中的造血干/祖细胞和Eos,将二者进行tranwell共培养后,一方面利用DCFH-DA染料标记和流式方法分
目的 将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抑制剂ABT-199改造为纳米颗粒形式药物,治疗过敏性气道炎症。方法 将ABT-199改造为纳米颗粒形式。构建过敏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以Bcl-2的抑制剂ABT-199的原料药物,或其纳米颗粒形式药物气道局部给药。通过肺泡盥洗液细胞计数,肺组织病理评价气道炎症,以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气道炎症细胞凋亡。以活体成像技术观察ABT-199纳米颗粒形式药
目的 动态观察部分液体通气(PLV)对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幼猪促炎/抗炎因子的影响. 方法 12只上海小白猪内毒素60 μg/kg静脉维持2 h诱导ALI模型.PLV组在MV基础上气管内注入全氟萘烷(PFC)10 mL/kg.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动脉血气分析等参数,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目的 观察颗粒蛋白前体(PGRN)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影响。 方法 雄性BALB/C小鼠随机生理盐水对照组、PGRN组、LPS组、LPS+PGRN组。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肺组织20种炎症因子表达并通过Western-blot及Elisa法验证,免疫荧光双染观察3d、7d肺组织巨噬细胞表型改变,qRT-PCR和Western-blot验证M1标志蛋白iNOS、M2标志
目的 评估氟替卡松联合缓释茶碱或沙美特罗气雾剂治疗中重度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这是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符合标准的患者经筛选期,随机分入试验组或对照组.前者给予氟替卡松气雾剂+缓释茶碱;后者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气雾剂+安慰剂.连续治疗12周,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后的各项指标并观察其安全性.主要疗效指标为FEV1及FeNO,次要疗效指标为FVC、PEF及ACT、AQLQ评分,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生命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伴有小气道病变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伴有小气道病变的慢性咳嗽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氯苯那敏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咳嗽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LI/ARDS)大鼠模型肺部炎症、及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干预。 方法 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肺损伤组、EPO低剂量干预组以及EPO高剂量干预组。
目的 探讨髓系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表达的香叶基香叶基焦二磷酸合成酶(GGPPS1)在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 方法 采集ARDS患者及ALI小鼠模型外周血白细胞,观察白细胞中GGPPS1的表达变化规律。选择髓系细胞GGPPS1特异性敲除C57BL/6小鼠(GGPPS1lyz-cre-loxp/loxp, GGPPS1-/-),观察在LPS诱导的ALI模型小鼠中, 剔除髓系细胞G
目的 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在肺心病机械通气中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以上、临床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拔管后 48 h 内无需复插或通气支持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机械通气48小时、及撤机时血浆 NT-pro BNP 浓度、血气分析、APACHEⅡ评分,并分析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和整体医疗实力的重要体现。在近十余年来呼吸支持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危重症医学的捆绑式发展,成为倡导现代呼吸学科的发展模式,全面推动着我国呼吸学科的整体建设与发展。加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建设及人才队伍的培养,规范化培训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顺应呼吸学界的发展,努力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