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的似昼夜节律及其调控

来源 :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似昼夜节律主要受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似昼夜律生物钟的控制。CLOCK和BMAL1是可形成异质二聚体的转录因子。任何处理和刺激只要能影响CLOCK:BMAL1异质二聚体的活动周期特性,就可以引起生物钟的调整。另外,各种激酶对生物钟蛋白的磷酸化、核输入和输出的调节以及蛋白质泛素化,在生物钟的周期性震荡的微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生物钟控制的基因,其增强子序列中含有E-box,其转录受BLOCK/BMAL1的调节,从而形成生物钟核心振荡器的输出。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对子午沙鼠和长爪沙鼠线粒体控制区高变序列的种群遗传变异地理分布格局分析,试图探讨第四纪冰期及青藏高原近代的隆升等地质事件对我国蒙新区小型哺乳动物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及进化的影响。
文章就草原鼠害持续扩张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自然条件恶化,草场过牧使草场退化是鼠害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防治不力、一些灭鼠药物的使用存在问题以及生物防治技术不成熟,均是草原鼠害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保护和维持其生态平衡,为保护区管理提供依据,2005年7月至2007年1月,笔者对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计记录到鸟类14目33科93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7.86%:其中,留鸟18种,夏候鸟55种,冬候鸟4种,旅鸟12种,分别占总数19.4%、63.4%、4.3%和12.9。牡丹峰的濒危鸟类组成分别为:濒危野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采用整合生物学思想,从应激和免疫角度,开展了青藏高原植食性小型哺乳动物根田鼠种群自动调节机制的研究。指出,应激和免疫对根田鼠种群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通过应激效应,以密度制约方式直接降低当前种群的繁殖力。2)通过母体应激抑制子代免疫力,继而降低其存活率。3)个体免疫力与冬季存活率密切相关。提出了应激-免疫-种群调节假说,以降低根田鼠种群数量:(1)通过直接的
2008年4月-8月,在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七分场的典型草原鼠害区对布氏田鼠进行了不育控制试验。选用EP系列不育剂中的EP2(雌醚与孕酮重量比为2:1)和E2(纯雌醚)两种剂型,选择布氏田鼠鼠害草场进行野外控制实验。通过2种不育剂对田鼠控制的结果,推测EP2的配方中,孕酮可能起到拮抗雌醚的作用,从而降低了雌醚的实际控制效果。在大田控制田鼠鼠害,单独使用的雌醚效果要好于复合不育剂的效果。
治理鼠害既要注重经济效益,也须兼顾生态效益。鼠类种群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种群个体数量,还取决于动物繁殖力的高低。不育剂要达到较为理想的控制目的,需满足如下要求:1)一次口服即可达到不育剂量,低剂量有效;2)不影响鼠类正常的性行为、不受生殖周期的影响;3)终身绝育或能持续6个月以上;4)不育对雌雄两性均有效;5)具有种属特异性,且对靶标动物具有选择性;6)价格低廉;7)不育与致死量之间差别要大些;8
本文以湿地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旅游调查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访谈法、归纳法等结合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实际,对湿地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进行了探讨。
目前,有关太行山猕猴的形态学、生态学、生理学、组织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以太行山猕猴为对象,主要进行了冬季生境选择、种群遗传多样性、觅食行为、社群结构与社群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为了研究蝙蝠在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差异,2008年8月至10月期间,将捕捉到的三种恒频蝙蝠——大蹄蝠、中蹄蝠和菲菊头蝠作为实验对象,将蝙蝠放在布袋子内、手持、自由悬挂和分别放飞于大棚子(12.7m×5m×3.2m)和小棚子(5m×2.1m×3.2m)内进行录音,把状态分为布袋、手持、悬挂、大棚和小棚五种,使用蝙蝠声音分析软件对声音进行分析,分析参数包括声脉冲时程,声脉冲间隔和主频率。指出,大蹄
2007年的10月到12月,以广州市区内的犬蝠作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引入犬蝠天敌(猫头鹰),研究天敌对犬蝠的觅食行为、体重和取食潜伏期的影响。实验分为三部分,即人对犬蝠的影响、拉动瓶子对犬蝠的影响和天敌对犬蝠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的捕食风险导致了犬蝠体重的下降,当减少捕食风险时,它们的体重增加。这可能的原因是:过度的脂肪存储会让个体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取食从而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同时,还降低个体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