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场复杂电磁空间作战演示验证环境搭建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2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海战场复杂电磁空间对作战指挥和安全防御的特定要求,以及采用复杂电磁空间重构海战场网电空间后,原有的信息处理方式和系统运行机制无法适应海战场复杂电磁空间作战动态组合和防御对抗问题,运用海战场复杂网络电磁环境构造技术,建立海战场网络电磁空间传输模型和信息服务模型,利用外部仿真软件、指控系统和攻击防御技术,构建了海战场复杂电磁空间作战演示验证环境.实验证明,该模型对基于海战场复杂电磁空间作战的典型应用能够较好验证.
其他文献
战术信息栅格资源的按需控制是有效利用战术信息栅格资源遂行多样化作战任务的基本要求,是战术信息栅格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首先在分析栅格网环境资源概念与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战术信息栅格资源的属性体系,以战术信息栅格资源的属性体系为核心,同时结合作战单元属性和战场环境属性,采用XACML语言提出了基于多属性战术信息栅格资源访问控制模型。
信息基础设施是指挥信息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对指挥信息系统的支撑保障作用,是确保系统内各作战要素和主战武器平台有效交联,提高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关键.要着力打造高效通信传输网络,实现系统及主战武器平台间的“三军通”,大力发展战术数据链技术,实现系统与主战武器平台的“实时通”,充分利用移动卫星通信技术,实现系统与主战武器平台的“动中通”。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网络攻击综合属性原子评估模型.将计算机网络攻击分层描述,确定5大类属性;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得到原子操作,并引出原子指标.从网络攻击前后安全特性变化的角度,借助AHP、粗糙集约简以及Delphi,选取和简化合适的网络安全性能指标体系,介绍了整个模型安全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的方法.结合美军智库提供的数据以及模型本身的特性,分析了可能产生的误差.
针对如何实现军事信息系统中软件资源的虚拟化,支撑系统能力和交互关系的动态重组这一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三层空间的资源管理概念框架.通过对资源的描述方法和资源管理的软件框架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资源管理的资源统一描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资源虚拟化层、资源调度和协同控制层三层的分层次的分布式资源管理软件框架.通过从资源空间以及资源管理空间的角度对资源的动态重组和协同运作进行了初步讨论.
军事决策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指挥员需要发现大量数据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理解战场态势。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和覆盖范围的拓宽,传统树状浏览和关键词查询模式的效率日渐下降,尤其是对决策者的联想思维模式支持得不够。为了弥补其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间关系的关联查找模式,将数据间的关系挖掘出来并以超链接的形式为查找数据提供导航。采用RDF作为通用的关系描述语言,设计了基于数据库的自动关系挖掘方法和用户参与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网络化环境中,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支持跨多个数据源进行数据共享的基于虚拟视图的网络化数据共享方法.该方法将数据源按照规范进行注册,并建立可以跨多个数据源的虚拟视图,由数据共享查询服务进行虚拟视图的查询请求解析、查询分解、数据获取和结果合成得到最终所需要的数据.
面向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军事需求,需要提供一种有效的信息组织管理策略,实现对共用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描述、分类和标识.本文分别从共用信息基础设施描述的元数据集的选择、构建基于RDF的共用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描述框架、建立资源描述本体元数据模型等方面对共用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的元数据描述方法进行了研究,为解决跨域的共用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的组织与描述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本文从作战组织、系统资源运用两个层面对指挥控制任务共同体C2COI(Command and Control Communities Of Interest)进行概念剖析,从系统实现角度提出了指挥控制任务共同体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实现途径,针对典型案例给出了指挥控制任务共同体的实现框架.
海战场复杂电磁空间作战指挥控制技术是复杂电磁作战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针对海战场复杂电磁作战的特殊性,提出了海战场复杂电磁空间作战框架,在海战场复杂电磁空间作战态势生成的基础上,针对复杂电磁作战任务需求提出相应的复杂电磁行动方案并给出这些方案的推演评估结果供作战指挥者参考决策,在整个作战指挥控制中,复杂电磁空间作战指挥控制强调指挥和控制的分离化,复杂电磁空间指挥技术主要完成作战方案筹划和评估以及复
分析美军全球信息栅格建设发展建设的现状和重点,总结美军在全球信息栅格建设中的经验做法,得出我军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的启示.提出要强化顶层设计.保证项目的规范和统一,加强技术和行政管理,保证各项目协调发展,注重螺旋式发展与升级改造,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紧贴使命任务和能力水平,适时调整发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