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 of carbon fibers oxidation treatm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its reinforced cement

来源 :2010中国材料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arbon fibers (T700) were slightly oxidized at 773K in air for a short time. Then carbon fiber-reinforce cement(CFRC)was produced by the oxidized and un-oxidized fibers as reinforced phase. Through detecting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FRC, observing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fracture of the Side Bend Test samples, the result shows that, by adding the right amount of carbon fibers, the density of CFRC reduces while porosity enhances. At the same time, both the bending strength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enhance. SEM morphology shows that the fracture of carbon fibers is fibers pull-out failure mainly. Carbon fibers with slight oxidation can improve the combine state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fibers and the matrix, and which results i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FRC greatly improved.
其他文献
基于大块非晶在过冷液相区间热塑性成形好的特点,本文选择铜基非晶Cu40Zr44Ag8Al8和铜合金,通过挤压成形工艺,成功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在703K温度下进行挤压,能够稳定地获得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的棒材。通过光学金相(O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维氏硬度(Hv)对挤压变形前后芯部非晶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芯部非晶在挤压前期呈不均匀分
本文研究了微量元素的种类与添加量对Cu55Zr38Al7铜基块体金属玻璃形成能力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添加2at%的Ag、Ti、Y或Nd都可以提高Cu55Zr38Al7的玻璃形成能力;6at.%的Ag替代Cu,玻璃棒的临界直径可从2mm增加到4mm;而同时复合添加2at.%的Ag和Y也可以明显提高Cu55Zr38Al7的玻璃形成能力。因此,替代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或者扩大合金系的原子尺寸范围对提高玻璃形
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试样直径和高径比对三种镁基块体金属玻璃Mg65Cu25Gd10、Mg65Cu20Ni5Gd10和Mg75Ni10Gd10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结合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和断口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表明,镁基块体金属玻璃Mg65Cu25Gd10、Mg65Cu20Ni5Gd10和Mg75Ni10Gd10在压缩条件下可在三个不同的变形阶段发生断裂:第一个是弹性变形阶段,在此变形阶段都以解理方式断裂,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SEM)、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三维原子探针(3DAP)等方法研究了Ru含量(0, 1.5,3 wt%)对单晶高温合金中γ′相的析出及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u含量的增加,铸态γ′相尺寸略有减小;γ′相的析出温度略有降低。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后获得的γ′相尺寸都随Ru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三维原子探针结果表明Ru的加入使γ′相中的Re、Mo等基体富集元素的浓度增加。在
本文研究了5052铝合金与AZ31镁合金的异种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并采用光学金相、SEM、XRD等手段对5052/AZ31接头组织进行了分析。焊接将6mm厚度5052铝合金和AZ31镁合金板材分别放在前进侧与后退侧,异种焊缝的焊缝形成区间较窄,仅在600rpm/40mm/min工艺下得到无明显缺陷的焊缝。SEM结果表明,焊缝中心区组织出现复杂的两相交叠的层片状组织,层片间距离分布不均匀。通过EDS分
本文探讨了定向凝固和铸造两种制备状态对Ni3Al表面纳米结构组织特征的影响。采用表面机械研磨技术在定向凝固态和铸造态两种状态Ni3Al的表面制备了纳米结构表层。通过扫描电镜、XRD和TEM等技术手段对纳米结构表层的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相同工艺的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两种制备状态Ni3Al发生了类似的微观组织转变,如无序化转变和晶粒细化。但是两者的表层组织特征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铸造态N
采用微弧氧化与开发的有机镀膜技术相结合的复合改性方法,对AZ31镁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分别对微弧氧化膜的形成过程及表面特征、微弧氧化膜表面有机镀膜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微弧氧化膜与有机镀膜后复合膜的润湿性及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镁合金经微弧氧化改性后,由于表面具有微纳多孔粗糙结构,与蒸馏水接触时存在较强的范德华力和毛细吸附力,同时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具有高表面自由能(76.05mJ/m2)和高极性
B4C/Mg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是一种极富开发前景的复合材料。现在对其力学性能研究较多,但对尺寸稳定性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对B4C颗粒进行600℃,5min预氧化处理,采用压力浸渗法制备B4C/AZ91复合材料,通过冷热循环实时检测法研究了B4C颗粒预氧化处理对B4C/AZ91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预氧化处理可以明显提高B4C/AZ91复合材料尺寸稳定性;TEM观察发现
采用SEM、XRD技术表征了经2800℃石墨化处理的竹炭的微观结构,并以石墨化竹炭为导电骨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炭黑为添加剂,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石墨化竹炭/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考察了石墨化竹炭的粒度、酚醛树脂用量、炭黑添加方式和用量、成型压力及固化温度等工艺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分析了提高竹炭热处理温度对改善复合材料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增大竹炭粉粒的粒径、增加炭黑用量和固化温度有
1-3型压电复合材料是由一维的压电相材料并行排列于三维的非压电相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利用三维的有限元模型初步研究了压电相排列方式不同的三种类型压电复合材料(压电相排列方式为圆柱、方柱、圆方柱相间型)。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构建了三种不同几何特性的压电复合材料进行模拟,得出其弹性刚度常数: C11、C12、C13、C22、C23、C33,压电常数:e31、e32、e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