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中“徇私舞弊”犯罪研究

来源 :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中有关因“徇私舞弊”而犯罪的规定有许多,读职罪中如此频繁地使用“拘私舞弊”的概念,那么,“拘私舞弊”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徇私舞弊”的法律性质是什么,即它是定罪情节,还是量刑情节?在是定罪情节的前提下,它是客观要件还是主观要件?在“徇私舞弊”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情况下,属于何种罪数形态,该如何处理?“徇私舞弊”犯罪中共犯如何认定及处理?等等。这些问题是刑法理论上尚未很好解决而司法实践中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此一陈管见。
其他文献
渎职罪是针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设置的一类犯罪,随着犯罪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刑事政策的调整,关于渎职罪的立法规定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现行刑法与1979年刑法相比,在罪名设
会议
渎职罪的主体认定问题从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理解来看,其范围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不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本文首先介绍了列举式立法模式的局限性,然后介绍了犯罪主体的立法缺陷,以及法定刑的缺陷,另外还介绍了同类型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法定刑同一的缺陷。
笔者认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从历史传承的角度,以及从刑法的基本精神和理念来看,将性贿赂行为以读职罪来定罪,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为了纠正理论上和实践上“性贿赂无罪论”的错误观
晚近刑法解释对于渎职罪的一般性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认定多有涉及,但在这一问题上,不同机构之间态度及其结论上的微妙差异,反映着罪刑法定原则这一具有宪法价值的规范
本文首先介绍了渎职犯罪的范畴及分类,然后介绍了读职犯罪中监督管理过失的本质,以及监督管理过失的犯罪形态,最后思考了读职罪中监督管理过失犯罪法定刑设置方法。
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根据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进一步完善了渎职罪的立法,并改变了原有的立法模式,形成了新的渎职罪的立法格局。将受贿罪、行贿罪、介绍贿赂
会议
我国刑法分则第九章渎职罪在法条中有14处明确规定了“徇私”或“徇私舞弊”的内容。其中,除第397条第2款中的“徇私舞弊”属于加重情节外,其余均是犯罪成立的条件。从一般意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