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V模拟钢热时效过程中磷元素偏聚的三维原子探针研究

来源 :中国核学会2011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_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三维原子探针研究了不同磷含量的压力容器模拟钢在880℃固溶,400℃不同时间时效后磷元素的偏聚。结果表明:低磷高磷模拟钢在时效过程中均发现板条内碳化物与基体界面处存在P偏聚。高磷样品时效150h出现P、Si和C同时在厚度约为20nm的范围内富集,其浓度为基体的2倍;高磷样品时效500h在Fe3C与基体的界面处分别存在厚度为5nm的P和Si偏聚层,其中P偏聚在近Fe3C一侧,Si偏聚在近基体一侧,Si的偏聚阻碍了碳化物的长大。
其他文献
会议
A rapid method with odour inspection using modified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was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identifying the components of commercial tablets (Paracetamol Tablets and Gat
今年三月日本福岛棱事故,尽管关闭了反应堆,但因冷卻系统故障使反应堆内的馀热未能消除,并最终遭致了災难。据观察,当冷卻系统发生故障后,9级地震和28米高度的海啸,在第一个24小时之前,反应堆棱心的安全壳仍然能够保持其完整性,直至第一次爆炸最终发生。20年前张国斌[Ref.1]已经提出移动泵和液体冷卻装置,作为棱电厂备份的紧急馀热排出系统。目前在世界各地有400多个核电站,其中10%位于地震活跃医,再
开发可控的商用核聚变反应堆是解决未来能源供应问题的重要途径。在聚变能的开发和研究中,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educed Activation Femuc/Martensitic RAFM)钢因为具有很好的抗辐照肿胀性能,加工性能以及成本优势,被普遍认为是新一代核聚变和聚变反应堆的候选结构材料之一。在聚变反应堆中结构材料的工作环境很复杂,不仅要受到核反应产生的高能中子辐照而且氘氚等也可能注入到材料
论文介绍了金属钠冷快堆燃料组件用316Ti不锈钢包壳管开展的试验研究工作和部分研究结果。试验目的是探索金属钠冷快堆燃料组件用316Ti不锈钢包壳管制作工艺,测定包壳管的组织和各项性能(室温力学性能、高温性能和物理性能)。试验完成了包壳管的制作,测定了包壳管的化学成分、组织及夹杂物;研究了包壳管的物理性能与温度的关系以及高温蠕变、持久极限等高温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真空冶炼+电渣重熔工艺、通过对钢
为了研究Cu对不同体系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在M5(Zr-1Nb)和S5(Zr 0.8Sn 0.35Nb 0.35Fe 0.1Cr)合金成分基础上添加(0.05(0.5)%Cu制备成新合金,研究了这些合金在500℃/10.3 Mpa过热蒸汽中的耐腐蚀性能;用TEM研究了合金基体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1)在M5基础上添加(0.05(0.5)%Cu的合金,当添加的Cu含量不超过0.2%时,合金的耐
高温气冷堆包覆颗粒zrc涂层的密度是其综合性能的重要体现,直接影响zrc涂层的高温强度和包覆燃料颗粒的耐辐照性能。本文采用ZrCl4蒸汽、H2和C3H6作为化学反应体系,在流化床沉积炉中制备出高温气冷堆包覆燃料颗粒ZrC涂层,分别采用x射线照相 图像分析法分析了ZrC涂层的厚度和密度。结果表明,ZrC涂层的沉积速率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从23.6μ/h提高到29 6μm/h。当沉积温度由15
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对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在600℃长期时效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晶粒发生了一定粗化,晶粒尺寸由时效前约8微米增加到10μm(1000h时效),金相显微组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马氏体板条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宽度由时效前的约400nm增加到约700nm(1000h时效)。析出物发生了明显粗化,经过1000小时时效后最大尺寸约为
介绍了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简称上重)研制1000Mw压水堆核电堆内构件大锻件的过程,分析了堆内构件大锻件制造难点并提出技术对策。产品验收结果表明:上重公司制造的堆内构件大锻件性能优异,完全满足产品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