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事件索赔主体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中华环保联合会,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u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污染是中国乃至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由于水资源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及政府主管部门,水污染事件索赔主体应如何界定,是法学理论界和司法界的一个难题,环境公共利益无人索赔的现象非常严重.目前司法实践对于如何认定索赔主体存在许多不同的做法和争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虽然新增加了公益诉讼的规定,但并未真正建立起公益诉讼主体制度.所以,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及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课题组对我国水污染事件的索赔主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的索赔主体在诉讼索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确定索赔主体的一般理论,提出完善索赔主体相关立法,为受害者提供指引,提高维权能力的司法实践的建议.
其他文献
淘宝判定中心是淘宝网处理用户违规行为和用户纠纷的判定平台,在这里,所有问题的判定都由大众评审专员通过集体投票的投票来完成.淘宝网为评审员的审理提供了一些争议处理规范.文章通过综合淘宝网相关的规定以及自身经验,展现了淘宝判定中心的纠纷解决运作模式,该模式与普通民事诉讼规则及其他ODR模式有明显的区别,并且日渐盛行.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揭示这种判决方式的盛行原因.从当事人角度,淘宝判定中
对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应当进行颠覆性创新,通过互联网业务+律师事务所大幅降低业务成本,通过法律服务产品化来使更多用户接受法律服务,通过建立互联网维权业务窗口来填补侵权案件市场的空白,都是创新的手段,都是可以突破当前行业发展瓶颈的方法,而关于这些项目的具体调整措施和管理办法,还需当代法学学子作为先锋者,去尝试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道路上必然会有失败,法律服务行业终将会面临一
法律服务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呈现出前景大好而结构失调的现象.作为服务业内动力的服务模式,通过实证分析不难发现,从传统律所式法律服务模式,到前期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在线法律服务模式,再到如今风靡的法务O2O模式,法律服务业开始逐渐寻求与互联网的联系.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服务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互联网时代下法务O2O模式的广阔前景.然而,低频高精的法律服务业如何与概念性O2O模式完美契合,实现颠覆性创
在线旅游作为"互联网+"下的新兴经济模式,在电子商务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面临在线旅游引起的纠纷,在线旅游经营者因其在网络交易中的特殊地位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其责任大小又因模式的不同存在差异.在线旅游OTA作为商事代理人实际影响着在线旅游交易,对超越代理权、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应单独承担法律责任.在线旅游搜索平台相对独立于旅游交易,提供网络平台服务,在未履行一般审查义务时与线下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消费
本文从互联网金融领域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中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沉淀资金问题进行探讨,思考沉淀资金的性质、其利息或孳息的归属、沉淀资金的监管和合理利用等.审视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对于沉淀资金管理的现状和相关问题,同时对比外国的监管方式,提出自己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中沉淀资金监管的一些法律浅见.本文以目前市场份额占有率较高、具有代表性的支付宝为例,进行论证.
随着科技的发展,微信这款既能发短信又能语音沟通的软件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微信的快速发展,决不仅仅局限在即时通讯,而是全方位与人们生活接轨.但是,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法律法规不健全和公众的维权意识薄弱等原因,微信使用过程中出现了监管不严、网络诈骗、用户隐私权泄露、公众受到侵害没有维权途径等一系列法律隐患.首先本文将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从微信对人们生活的巨大改变出发,探讨移动互联网中
粮食经纪人是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新职业.它是架通粮食生产与粮食流通的桥梁,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实务部门尚缺乏对粮食经纪人的有效规范引导措施.本研究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为主要对象,采取发放问卷、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对七个市(含县级市)的粮食经纪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以粮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定量分析法,建立粮食经纪人行业的
背景与目的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双相障碍在免疫性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反之,免疫性疾病中双相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随着研究的深入,免疫功能紊乱被认为是双相障碍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双相障碍患者易出现破坏攻击行为,而破坏攻击行为亦与免疫失衡密切相关.目前双相障碍的效果尚不令人满意,但有研究发现,经过有效的治疗,双相障碍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会出现明显下降.
伴随改革开放,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生存方式和人们在不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体生命健康和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现实生活中,受到侵害的环境私益,在以私益保障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中,权利人可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司法救济,但即使是经过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其对于体现公益属性的环境权利保护的范围依然是过于原则和抽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的不断涌现,人民群众
本文在探究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已进行环境公益诉讼实践的唯一两家环保NGO(中华环保联合会及自然之友)以原告身份提起的8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通过对这8起案件以提起诉讼的原告主体构成为标准进行类型化分析,论证了环保NGO以原告身份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正当性和可行性,指出目前我国环保NG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障碍化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突破性对策,以期厘清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