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对于大城市高等院校未来发展的作用

来源 :the CTBUH 9th World Congress(世界高层都市建筑学会第九届全球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_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高等院校需考虑垂直模式使之与城市核心区共存,并平衡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在很多大城市里,伴随着商业地产以及建筑密度的增长,位于城市核心区的高校扩张正在接受挑战.位于芝加哥中心区425号南沃巴什大街的新落成罗斯福大学综合楼则是一个垂直模式的成功案例.它是在吸取其他垂直高校教学楼的经验的同时满足教育的多种需求而又为周边的都市环境增添活力.本篇将总结国际上其他垂直模式教学楼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是怎样应用在沃巴什罗斯福大学综合楼上的,并讨论城市中教育机构的“垂直模型”不断增加的重要性.研究得出:高校建筑的垂直向组织对于结合高密度城市和高校自身特点的适宜性策略来讲是可行的。这种对高层建筑的“异质化”设计手法类似于城市核心区的规划方法,将极大地提升城市人居的环境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为例,阐述了其设计模式。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设计一个雅致简约外观与简约功能、结构及施工相结合的案例.塔楼共103层,高437.5米,平面呈圆弧三角形.在剖面上,外立面曲线从底层至约三分之一楼高处形成最大外围,然后向上尺寸逐步缩减.下面的69层设计为灵活的办公空间,上面的34层为四季酒店,其中包括在70层拥有挑高中庭的宏伟大堂.这是运用菱形斜交网格结构最高的建筑,骨架式结构的刚度可
为了最大化早期风洞测试的效益,本文作者在他们各自的专业领域,共同开发了让动态风洞试验研讨会得以实现的工具,从而使得建筑空气动力特性和结构特性得以快速优化.这些工具能在几分钟的风洞数据采集时间里,获得丰富且有价值的性能信息.据此对建筑的结构特性以及风洞模型的几何外形作快速修改,使其能在研讨会时立刻进行相应的再测试,使建筑学与建筑空气动力学的交互设计变得现实,有针对性地调整建筑外形以优化建筑结构抗风横
本文提出了一种中国新建高密度垂直城市的设计方案,在这座垂直城市中,将有10X名居民共享同一个生活和工作环境.建成面积达1.3平方公里.该城的设计理念是在一个井然有序的自然环境中提供一个可以高度步行的空间,既让中国的年轻人士负担得起,又适合几代同堂,共享天伦之乐.项目在直饮水、电子城需求以及垃圾填埋场的废品分流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成效.城市化区域包含超过30%的绿地,提供了教育和医护设施.在发挥
本文主要讨论风和其它气候因素对部分亚洲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超高层建筑的空气动力外形对于避免过大的风荷载和风致振动至关重要,因而对减少结构体系造价和建筑碳排放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效率还可以通过附加的阻尼系统消能得到提高.在超高层建筑设计中考虑气候因素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是超过300米高度的历史气候资料事实上非常有限.近期发展起来的区域大气建模软件对此提供了有希望的解决途径,该方法结合了大量来
近二十年来,在紧急状况下将高层建筑若干楼层内人员集中疏散到避难层的方法,已逐渐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设计概念.本文阐述了建筑界所普遍认知的高层建筑疏散特点。介绍了世界各地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方法,包括:集中式方法、分散式方法。从生命安全、成本效率方面分析了设计中的问题与挑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利用大部分楼层(如果不能利用全部楼层的话)作为避难空间、避难层平时可以考虑日常使用、建筑之间如有天桥连
由于环境、舒适性、成本和复杂性等一些很实际的问题,办公塔楼中自然通风的应用遇到了层层阻碍和质疑.但是,对人员舒适性的需求引发了对这个话题的再思考并开发了一些创新技术.本文介绍了一种结合了太阳能辅助的烟囱效应和智能幕墙结构的自然通风技术.进而介绍了自然通风技术建筑设计的五步方法:第一步通过烟囱效应方程初步计算竖井的尺寸和开口大小。第二步计算双层皮幕培可开启面积。第三步建立结合了空气流动网络的动态热模
风舒适性在城市规划中受到重视,特别是高层建筑群集的区域.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方式被广大研究者用来演算城区的风环境,因为相比风洞试验的方式,它具有很多的优势.为了通过(CFD)获取更为精确和可靠的模拟结果,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研发了一系列最佳的实用指导策略BPG.本文运用CFD软件研究分析了一栋座落在天津的高层建筑项目.中性平衡大气边界层ABL在模拟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最近有学者提出了一种修
111层的标志大厦将于2020年前在印尼建成。设计师要应对一系列设计上的挑战,包括软土地基条件和高频率的地震活动,通过对目标地块的地震灾害研究、严格的土力学试验和运用最先进的结构分析方法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重点包括:在这座塔楼抗震设计准则中采用了针对目标地块地震灾害性分析的新概念,风险控制MGE。性能化设计采用7套加速记录一系列的时程分析,以评估在不同水平的地震灾害下的建筑物性能。在塔楼筏式基础下
本文将探讨电梯D.D的应用优势、回顾D.D的起源、总结其当前的作用、应用和操作,并探讨将来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在最新高层办公建筑的客梯中,目标调度(D.D)控制使住户和访客在大厅输入装置上注册其目标楼层,并提供所预订电梯以及大厅等候队列信息.将电梯D.D算法与建筑入口的安保系统同旋转式安检门整合为一体可使住户在到达电梯厅前实现从进入大楼到电梯分配的无缝连接.住户和访客的目标楼层要求(其最终目标)和
高度在600米以上的上海中心,由裙楼、写字楼、宾馆、高档写字楼及观光5大区域构成.共计安装了106台电梯,包括18m/s的世界最快单轿厢电梯、lOm/s的世界最快双轿厢电梯和579.78米世界最大提升高度的电梯.此外,最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些电梯实现了安全、可靠、舒适及节能.本文阐述了垂直交通的有效布置,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最佳布置会对垂直交通产生很大影响。上海中心的106台电梯的布局就是按着在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