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潜式平台动力定位系统基于Kalman滤波器的前馈加反馈控制

来源 :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b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水深达到1500m以上时,半潜式平台一般采用动力定位系统(DPS)代替锚泊系统.传统的动力定位系统采用的是PID控制算法,但由于其局限性,现代控制算法被引入到动力定位系统中.考虑到经济效益,DPS一般不对由一阶波浪力引起的运动进行控制,而只对有风、海流和二阶波浪力引起的响应进行控制.本文采用Kalman滤波器进行滤波,建立了高频、低频运动模型,应用线性二次型Gauss最优控制,并考虑积分作用,对低频信号进行反馈控制.根据风载荷易于测量的特点,对风载荷采用前馈控制.针对某半潜式平台进行了数值模拟.
其他文献
立管是海洋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中,受到风,浪,流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海流引起的涡激振动对立管的疲劳破坏起着重要的作用,减小涡激振动常见的方法分为两类: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通过对带不同导程的螺旋侧板的立管模型在各恒定流中的两向响应的测量,综合分析立管螺旋侧板导程对立管横流向和顺流向振动的影响,得出能更好的减小立管涡激振动,延长其疲劳寿命的螺旋侧板导程的设计参数范围.通过此实验,确定了立管导程
对于海底管道卷管铺设方法,管道在上卷以后的退卷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残余应力,其大小直接影响管道铺设及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在基于一定假设的基础上运用弹塑性理论对卷管上卷后退卷过程中管道的残余曲率及残余应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等效的退卷模型,根据不同的屈服状态得到卷管不同的残余曲率和残余应力计算结果,并给出了卷管安定性分析的判据,为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我国海洋稠油油田的中后期开发中,加密井网仍是提高采收率的最佳方案之一,本文就绥中36-1一期调整工程开发项目WHPJ平台外挂井槽结构的前期研究、设计优化以导向桩结构的运用做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介绍了此方案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往复式压缩机主要用于石油炼制的催化裂化、加氢精制、重整,钻井采油的注气工艺、风动配套,气体输送的管道输送、充瓶。基于往复式压缩机在平台上广泛应用,本文阐述了往复式压缩机结构组成以及工作时的振动特点,分别针对机械振动和气体脉动采用不同的有效方法进行避免,达到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的作用。
简要论述了Copula理论与几种常用二维Archimedean Copula函数的性质和适用性、联合概率分布与联合重现期、同现重现期以及两种条件概率,介绍了模型构建、参数估计和拟合优度评价等方法.以北部湾涠洲岛海域29年观测的极值波高与相应风速为研究实例,构建两变量联合概率分布模型,结果如下:(1)极值波高和风速的边缘分布分别由皮尔逊Ⅲ型和广义极值分布表示,两个边缘分布的参数估计都采用了具有良好稳
本文采用边界元方法对系泊的浮式防波堤结构进行了时域数值模拟,首先采用静态悬链线理论计算了具有一定拖地长度时锚链端部受力,进而计算了固定式双箱结构的反射系数、透射系数及受力,通过与参考文献的结果比较可以说明对静态锚链及固定双箱结构的计算程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最后将两者综合起来对系泊的双箱式浮式防波堤的透射系数进行数值计算,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发现,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但是由于数值模
以N-S方程为控制方程,使用k-ε湍流模型,在有限元软件ADINA平台上对摆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与波浪间的耦合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此相互作用是一种情况较为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在建立数值波浪水槽过程中使用了设置造波边界造波方法和粘性消波区技术.其中,设置造波边界方法是在离散化的造波面上逐层定义流体节点的运动.粘性消波区技术是人为给定消波区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通过较大的粘性在控制方程中消减波浪能量.流固耦
利用阳极极化曲线测量技术、恒电位极化测量技术、恒电流极化测量技术以及Mott-Schottky测量技术研究了含不同氯离子浓度模拟混凝土孔液对钢筋钝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筋发生点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在0.04~0.06mol/L之间;当氯离子浓度高于点蚀临界氯离子浓度时,氯离子浓度的增加减小了钝化区宽度从而降低了钝化膜的稳定性,使得钝化膜的抗腐蚀性下降;所生成的钝化膜均为疏松的钝化膜;钢筋在含
本文结合标准k-ε紊动闭合模型,建立了波浪与水流共同作用条件下垂向一维紊流边界层数学模型,进行了边界层流速和含沙率的模拟,讨论了紊流边界层流速分布和瞬时含沙率、周期平均含沙率的垂向分布.运用随水深变化的λ表达式结合水流涡粘系数计算泥沙扩散系数,并与运用λ为常数的方法对比,表明前者在计算瞬时含沙率的时空分布、时均含沙率垂向分布都有良好作用.
基于二维半隐浅水模式和悬沙运动方程,建立了江苏近海二维潮汐潮流泥沙数值预报模型.以2008年为现状水平年,对江苏沿海滩涂围垦规划(2010~2020)的三个阶段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该海域主要分潮潮波分布、潮汐通道的潮流、单宽纳潮通量以及地形冲淤变化四个方面探讨了高强度滩涂围垦规划工程对沿海潮汐潮流泥沙的影响.数值计算显示:高强度围垦规划工程将打破淤泥质平原海岸的自然演变过程.围垦规划工程全面实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