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融合技术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的应用

来源 :第13届中国心律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w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图像融合技术在房颤消融中的应用体会做一总结,包括:1、CT心脏扫描及其左心房、肺静脉影像的构建;2、左心房三维电解剖重建和图像的融合;3、融合图像指导下进行消融的方法;4、投影功能在消融中的应用;5、特殊部位的消融措施。
其他文献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方案的选择以房颤患者卒中危险因素分层为依据。本文就该病的抗凝药物选择、抗凝治疗强度及抗凝治疗的现状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本文在全国选取18家医院,筛选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期间经心电图(或24小时心电监护)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非瓣膜病性房颤的住院或门诊患者,随机入选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分
会议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危害包括:发作时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以及显著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鉴于此,本文
本文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了心房颤动的特点、发生状况、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危害、治疗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论述了节律控制和频率控制的结果差异性,分析了药物治疗难以维持窦性心律的原因,讨论了应用控制心室率的药物治疗房颤的优势,探讨了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患者能否停用抗凝药、维
会议
先天性长QT综合征(LQTS)是有家族遗传倾向的电紊乱性心脏病,1957年由Jervell Lange-Nielsen首先发现并报道,临床主要表现为晕厥和猝死,心电图表现为QTc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
本文就导管消融是否可作为心房颤动的一线治疗方法的可行性谈了笔者自身的几点看法,包括:1、房颤及其并发症危害较大;2、药物治疗房颤疗效有限;3、房颤的导管消融术正在逐渐成熟;4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心肌病(ARVD/C)为欧洲运动猝死最常见的病因。50%~70%的病例是家族性的,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不一。大多数
会议
目前,房颤的导管消融术在逐渐成熟,其治疗的成功率逐渐增加,有些人认为可以作为房颤的一线治疗。本文探讨了笔者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方面的几点认识,包括:1、房颤导管消融技术的成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主动要求搬出中南海,带着20余箱书籍和换洗衣服等少量随身用品,住进了京郊挂甲屯20号的吴家花园,从此远离政治中枢,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赋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