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协调性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来源 :《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协调度模型,综合探讨人口-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的时空差异,识别城镇化问题区域,为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提供依据.方法:协调度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结果:①长三角地区各研究时段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性较差,且大部分地区经历了由土地城镇化过快到人口城镇化过快的过程;经济与土地城镇化总体上表现较为协调,不协调的城市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慢于城市用地扩张速度.但在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城市表现出不同的城镇化协调性波动特征.②各时段具有协调性问题的城市较多,但其问题类型具有差异性.③从整个时段看,除少数城市处于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相协调的状态外,其他城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城镇化过快;各城市经济-土地城镇化则均较为协调.结论:人口-土地城镇化并非在所有地区均不协调;通过分时段探讨土地城镇化与人口、经济间的协调关系,更能反映区域城镇化过程中的协调性问题;针对不同问题区域,需采取不同措施加以治理.
其他文献
目的:合理分配增值收益,提高征地区片补偿标准,保障农民长远生计.方法:基准地价扣除法、利益相关主体调查法.结果:马鞍山城市规划区内共划分为六个征地区片,综合考虑农民对区片价接边平差范围的接受程度和对增值收益分配的预期,得到马鞍山市一至六等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分别为224.52×104元/hm2、217.02×104元/hm2、209.52×104元/hm2、202.02×104元/hm2、194.52
本研究的目的是将保障房与场景理论联系起来,这是当前住房领域改革的新趋势.提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改变传统的住房保障观念,树立现代的住房保障观念,把公共住房与场景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政策体系的建立,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当前的住房问题.搞好公共住房,可以通过场景理论的应用达到两者的相互促进.必须树立现代的住房保障理念,从传统的注重福利性到注重社会效益,将公共住房与场景理论结合起来.
目的:通过对我国农地规模流转市场发育不足与缺陷的分析,探讨合适的政府干预政策以解决农地规模流转的“市场失灵”,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规模流转的社会目标.方法:文献研究法, 政策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结果:我国农地规模流转市场的缺陷包括市场主体的行政化、垄断化,规模流转的高交易费用,与市场相关的制度环境不完善等.农地规模流转的市场缺陷是政府干预市场的理由,合理的政府干预可以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但
本文构建制度关联视角下的农地流转—农业规模经营制度系统的分析框架,阐释了农地流转模式、流转契约、流转规模与农业规模经营模式、经营契约、经营规模间的关联性及其影响机理,并结合该框架分析当前农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不足.研究结论指出:(1)农地流转和农业经营的模式、契约、规模形成了完整的自组织制度系统,经济、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通过作用于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耦合关联机制而影响农业绩效
目的:分析土地财政可持续性的理论内涵和测度方法进而研究我国土地财政可持续性演变规律,并探讨可持续型土地财政的改革思路.方法:Z-Score法,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结果:(1)我国1999~2006年土地财政可持续性指数从9.13下降到-4.52,2007年小幅回升到-1.64,2008年是我国土地财政可持续性最低时期,土地财政可持续性指数仅为-9.83,2009年以来土地财政可持续性指数开始
目的:通过对城乡统筹背景下海口三亚两地农民土地经营市场化意愿进行对比,分析两地农民对土地功能的认识及由此带来的两地农民的意愿的差别,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方法: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土地的生产功能在逐渐减弱、生活功能在逐渐增强.各村距市区远近不同,受市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力不同,农户对发展农业的观念也有所不同,从而造成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不同.土地经营市场化意
目的:探讨地王的出让对周边商品住宅价格影响的原理和影响的有效距离范围,探讨通过土地价格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的方法.方法:文献资料法、多元回归、案例分析法.结果:以2000m外的小区为对照,地王对周边500m内的小区增值效应要高出12.5%,在2000m内的平均增值效应要高出10.375%.结论:政府要考虑到地王在预期作用下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根据政策目标加强调控.
目的:检验实际产权安全与感知产权安全对农户土地租入租出行为的独立影响和联合影响.方法:计量经济模型.研究结果:土地产权安全性提高能够通过减少交易成本激励土地租赁市场发育,但受到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人格财产特征的影响,安全的土地产权也可能会抑制土地租赁发生,比如土地证书重要性对土地租出有消极影响;感知产权安全对农户土地租赁行为的影响比实际产权安全更加显著和直接,且感知产权安全主要影响的是调整经历少和
目的: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探讨,找出存在的问题,探讨其改革的方向.方法:文献资料比较法.结果:集体土地所有权正遭遇着种种困境,诸如权属不明确,所有权性质模糊等若干方面.结论:集体土地所有权应归国家所有,这是一种大的趋势,能够有效减轻农民负担,降低管理成本,也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目的:通过对土地市场化水平测算方法的完善,测算我国土地市场化水平,并找出影响我国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因素.方法:运用测算出的2006-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土地市场化水平数据,建立影响我国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利用Tobit对模型估计.结果: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额、农民非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与我国土地市场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政府财政收支比、人均土地面积与我国土地市场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