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莲型杂交水稻育性恢复机理的研究

来源 :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elaopol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过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要口粮,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重要作用。红莲型杂交稻属于配子体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稻,具有高产、优质、广适、高效等特点,研究表明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H79位于线粒体atp6下游,编码一个具有细胞毒性的短肽,与电子传递链复合体Ⅲ的亚基P61有互作,导致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活性降低。两对恢复基因Rf5、Rf6已被克隆,分别位于第10和第8染色体上,均编码PPR基因。其中RF5与GRP162、RFC3、RFC4等亚基互作,形成大小约400-500kDa的分子复合体,而RF6与HXK6互作,两个恢复基因分别组成不同分子复合体对不育基因转录本atp6-orfH79进行剪切加工。由于红莲型杂交水稻属于配子体类型,因此当双恢复基因存在时,F1的花粉育性为75%,比只含有单恢复基因的F1花粉育性更高,稳产性更好。此外,红莲型细胞质不仅可以在籼稻中应用,也可以在粳稻中应用,由于不育基因、恢复基因均已克隆,结合现代分子技术,充分发挥生物技术的优势并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培育高产、优质、广适、生态的新品种,突破种质资源利用的瓶颈,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Method:Cell viability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MTT assay.To investigate the apoptosis mechanism induced by crocodile choline,the expression of apoptosis-rel
作为一种药食两用植物,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富含以芦丁为代表的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黄酮醇合酶(Flavonol Synthase)是其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其酶催特性及其表达调控对芦
Bti可有效防治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蚊虫,但对Bti侵染蚊虫的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埃及伊蚊感染Bti的幼虫及对照的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分析对比,发现凝集素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二
TLPs参与植物抵御病害和非生物胁迫的防卫反应,是植物适应逆境、自我保护的重要基因.基于薇甘菊对病原菌侵染具有明显的抵抗力,本论文研究薇甘菊中抑菌蛋白及其抗病基因的功
氢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能源,微生物发酵制氢是清洁环保可再生的制氢方式.产酸克雷伯氏菌HP1是一株从70℃温泉中分离得到的高产氢活性菌株,该菌株属于肠杆菌科,其含有与大肠杆
  白桦外皮中的白桦酯醇类三萜成分具有抗艾滋病毒和抑制肿瘤的药理活性,自然状态下树木组织中含量低,化学合成成本高,成为限制其应用于实际生产的瓶颈.转录因子以其独有的"多
  实验方法:我们使用ICP-MS的方法进行叶片Zn含量测定,用R包"qtl"进行QTL分析,用qRT-PCR的方法检测基因的表达水平.我们对世界范围收集的349份拟南芥生态型的叶片Zn含量进行测
  植物体内有一系列免疫机制抵抗病原侵染,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如何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便越来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并培育抗病作物品产量便越来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