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CT胸部血管三维重建筛查中心静脉狭窄

来源 :中华医学会老年分会第九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link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心静脉狭窄/血栓形成是规律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25.40%。中心静脉置管是导致中心静脉狭窄、闭塞的主要因素,多次置管、导管留置时间延长、同侧上肢建立动静脉内瘘等增加狭窄的风险。本研究探讨CT胸部血管三维重建在筛查置入带cuff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规律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应用价值。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心静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6.53%,狭窄主要发生在头臂干。颈静脉血栓形成对中心静脉狭窄的预测价值较小,CT图像质量较高,可以准确显示血栓形成和狭窄的部位及程度,结合颈部血管B超可以筛查置管血管的全程。中心静脉狭窄的发生与导管留置时间相关,导管留置时间延长,中心静脉狭窄的发生率增加。血脂升高,发生中心静脉狭窄的几率增加,提示在置管患者通过降血脂可能降低中心静脉狭窄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尤其是伴有肾功能不全者),随着降压治疗后血压水平的下降,发生急性肾损伤者并非罕见。文章指出在对高血压患者行降压治疗会间接影响肾功能,介绍了降压过低过快、降压药种类以及肾动脉狭窄患者在降压过程中引发AKI的发病机制,提出在降压过程中应注意血肌酐上升,及时调整降压方案。
急性肾损伤(AKI)在老年患者中极为常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精确控制容量平衡、缓慢持续清除毒素等多项优势,现已成为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主要血液净化模式。文章就老年AKI的CRRT治疗模式、治疗时机、治疗剂量及抗凝模式进行了介绍,以期为CRRT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对某院收治的一例老年男性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例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对该病例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指出对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诊断,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家族史及入院查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一面造成误诊、漏诊。
文章回顾性分析某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急性老年(60岁以上)人肾衰竭(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了患者的易发因素,临床特点,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指出警惕ARF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寻找ARF的病因或诱因并予以去除,及时处理ARF并发症,阻止MODS的发生,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老年ARF的发生,改善老年ARF的预后。
文章对某院收治的一例老年男性心肾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既往病史,结合入院时查体及入院前相关检查对病情进行分析,初步诊断该患者患有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脏病、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及胆囊息肉。以上对患者的病理诊断,为老年心肾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文章就某院收治的一例老年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并急性肾衰竭病例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进行了综述。双胍类药物如苯乙双胍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肝、肾、心功能不全者应忌服。该患者近6年未规律使用降糖药,且近期服用粉末状不明中药进行降糖,可能是导致乳酸性酸中毒的诱因。指出对于不能耐受钠过多的老年患者和肾功能不全者,用不含乳钠的透析液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可加速乳酸排泄,并可清除苯乙双胍等引起乳酸性酸中毒的药物。
目的:作为新一代信息战武器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微波武器正在各国的军事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研究发现,微波辐照可导致实验动物肾小管萎缩和纤维化,其损害机制可能与辐照导致的氧化应激有关,而金雀异黄素对肾脏的氧化应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本研究观察微波辐照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影响,并观察金雀异黄素的保护作用。结论:微波辐照可导致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氧化应激损伤,并有一定程度的凋亡与
目的: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普及和不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其远期并发症和死亡率仍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高达普通人群50倍,多以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明显。本研究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维护作用和机理。方法: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08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2
目的:总结急诊腹膜透析置管术救治肾功能衰竭老年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急诊腹膜透析置管术的老年尿毒症患者15例,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65-84岁,平均72.7±7.9岁。主要合并症为脑出血6例,感染性休克3例,心力衰竭3例,消化道大出血1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高血压危象1例。符合腹膜透析适应证,无禁忌证,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3例,局部浸润麻醉10例,基础麻醉+局部浸润麻
目的:近年来带涤纶套的双腔长期留置导管虽然在国内己开始应用,可经验不多,导管功能障碍仍有较高的发生率。探讨带cuff的深静脉置管导管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对保护好正在使用的cuff导管、延长其寿命,保证顺利透析、减少住院、降低费用有实际意义。本文就3年来我院以带cuff的深静脉置管为血管通路的122例患者的相关情况作一分析与探讨,以研究与带cuff的深静脉留置导管发生功能障碍有关的影响因素。结论: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