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工程技术集成模式的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h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中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中长期战略重点和指导方针,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新农村建设在取得初步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急于求成、盲目决策等问题,产生这些现象的首因就是相关理论和经验的欠缺,特别是农业生产理论成果、技术体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生产发展”这一核心目标的实现,成为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隐患。“生产-生活-生态”的研究就是以生产提高为主体、以生态化运行为要求、以生活改善为目标;通过对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农村能源及其他相关农业工程技术的有效集成,达到提高新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发展循环农业、改善农村生态的目的;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目标区域特征、技术集成边界条件特点、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状况、应用原则与制约因素等,获得5种典型的集成模式。这些模式的应用,可为新农村建设中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完整、科学的产业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示范模式,不仅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也将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显示出重要的长远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棉花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在空间布局上表现出极度的不均衡性,各个地区差异显著。对其空间布局的研究有利于明确棉花生产机械化的研究方向。论文在辨析我国棉花生产水平和棉
会议
为了提高脱绒棉种颜色分选系统的精确性、稳定性和选种效率,对脱绒棉种从振动喂料器下落通过V型溜槽至传感器光束聚焦点这一过程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推导建立了有关溜槽截
会议
产业内贸易作为一种同时进口和出口同种产品的贸易模式,已逐渐成为我国农机产品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本文运用GL指数和GHM法定量测算和分析了我国农机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
会议
以1986-2005年我国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数据平滑处理,采取回归预测方法对2005-2020年我国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进行了预测。结合我国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其结果体现了经济效应,论文基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经济性,对其经济效应表现的几种形式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对各种表象的内在形成机理做了探讨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土地产出率与资源利用率,在实
无线传感器网路是目前信息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和通讯技术,可以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有着极大的运用前景,已经引起了许多国
会议
(3)CCFL的几个参数CCFL(冷阴极荧光灯)的伏安特性与齐纳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十分相似。为了分祈方便,这里先介绍一下CCFL的几个重要参数: (3) CCFL several parameters CCFL (c
无线传感器网路是目前信息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它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微处理器技术和通讯技术,可以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有着极大的运用前景,已经引起了许多国
会议
现代软件技术与软件工程理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建设一种以低功耗、低成本、双向无线通信器件为基础的,具有良好硬件兼容性与规模伸缩性的,农业领域智能控制系统成为可能。本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