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神安片与艾司唑仑片对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研究

来源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_Consul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照研究七叶神安片与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将200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七叶神安片组和艾司唑仑片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分别用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以PSQI总分减分率作为疗效判定指标,计算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并在治疗过程中随时记录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症的有效率分别为71.0%和87.0%;两组患者PSQI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13.5±4.2和13.4±4.4降低为7.7±5.2和6.2±4.0(P<0.01);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片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和18.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 结论:七叶神安片和艾司唑仑片均可有效治疗失眠症,艾司唑仑片的有效率较七叶神安片高,但七叶神安片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药物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预防和减少严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严重伤害.除新药安全性待考证外,老药安全性亦不容忽略.阿司匹林的常见不良反应已有充分文献积累.本文讨论的阿司匹林引起过敏性休克两例,临床上确认因果关系,用药单纯,混杂因素简单,激发试验阳性,结果可信.临床药师全程追踪第一例不良反应发生事件始末,并在对第二例患者进行问诊中,知晓该患者曾发生的过敏性休克史,进行干预和教育.本两案例提示,临床医师在严密监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引起低钾及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处理方法,避免类似不良反应再次发生.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咯血患者经垂体后叶素治疗后出现低钾及低钠血症的药学监护,进行用药分析排查.结果:临床药师提出的意见得到采纳,并获得对患者有利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临床药师与医生组成治疗团队,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难治性药源性复发性口腔溃疡诊治中如何发挥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3例难治性复发性口腔溃疡诊治,根据药学相关知识及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患者疾病状态及经济承受能力及时判断为药源性口腔溃疡并筛查出可疑药物及停药顺序,停药后严密随访监测患者停药反应.结果:3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溃疡持续发作一年多,在多家大型医院诊治均未见好转,最终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判断为分别由硝苯地平控释片、
随着“规范”这一概念深入人心,中药的服用时间也变得很规范,患者服用中药时一般都是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但通过查阅我国古代医学文献,发现中药的服药时间不能一概而论,古代医药学家阐明服药时间要因人、因病、因药而宜,除有定时定量服用外,还有不拘时服,如饮子、散剂等,另外还要掌握择时服药的规律,使服药时间能够顺应身体四时的规律,使中药服用后更快的被人体吸收,以达到治疗目的.现代药学根据我国古代医学文献总结
Purpose: To prepare and characterize the targeted paclitaxel nanoparticles with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of lactic acid-glycolic acid copolymer modified by folic acid(PLGA-PEG-FA)as the carrier.Methods
目的:通过对罂粟壳中药安全事件报道的系统梳理,分析其引发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特点及原因,提出罂粟壳的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建议.方法:系统检索30年来国内外文献,收集和整理罂粟壳的ADR/ADE文献,采用回顾性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该类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收集罂粟壳中药饮片ADR/ADE文献报道38篇,病例159例,其ADR/AD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A、B型不良反应,以毒副反应较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托烷司琼和昂丹司琼在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上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单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78例,18-65岁,ASA I或II,随机分为4组.术毕均使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PCIA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氟比洛芬酯4mg/kg(最大至300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其中,泵中止吐药方案,A组:托烷司琼10mg,B组:托烷司琼15mg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在内分泌科对7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入院药物重整,探讨药物重整对于这部分特殊人群在防范用药差错、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4月内分泌科新入院的7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重整服务,对24小时内用药医嘱的连续性及合理性进行审核和评价,将医嘱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有84位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为76.3±5.0岁;平均合
目的:对临床药师工作记录进行分析总结,为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搜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神经内科临床药师的工作记录,从用药干预、用药监护、用药咨询和患者教育四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例次数和内容总结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经验.结果:在神经内科临床药师用药监护占比最多(34.8%),主要协助医师根据药效药动学选择适宜药物和确定用法用量.其次为患者教育(34.0%),重点对缺血性脑血管
目的:分析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6年7月收集到的212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不良反应报表,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药物品种、剂型、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2例ADR中,男性患者74例(34.91%),女性患者138例(65.09%),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致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6.23%);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