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两次回波合并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99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流性天气过程中,回波的合并往往容易引发强对流的发生,本文针对2004年7月6日发生在浙江中北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舟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此次天气过程中出现的两次回波合并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中出现的两次强对流天气都与回波的合并有密切的关系.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上海发生了三次强梅雨。研究发现,强梅雨年梅雨期内140°E以西西北太平洋上无热带气旋活动,使副高脊线和梅雨锋得以持久稳定,造成上海的长时间强(多)梅雨。研究还表
文中利用MM5三维变分同化技术,分析了QuikScat海风资料同化对台风Dujuan的数值模拟初始场的影响,结果发现,QuikScat海风资料同化后,台风Dujuan数值模拟的初始场结构得到改善,
本文阐述了1976年到2000年,共计25年滨海地区风暴潮的历史发生情况,气候分布情况,和相关天气系统的特征.
本文对2003年天津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观测到的一个边界层辐合线回波个例进行了分析,而且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边界层辐合线的特征和在这次天气过程中的演变情况,发现辐合
本文利用昆明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CC)的基本产品资料结合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和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对2003年7月21日20时(北京时间,下同)~7月22日08时滇中发生的一次锋
会议
鉴于能量收支与平衡是气候系统十分关键的一个问题,本文按拉格朗日观点,将热带气旋视为一个不断与环境能量交换的移动系统,试图探讨其能量输送的特征.因热带气旋的发展取决于
会议
本文主要利用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蒲公英"台风在台湾和浙江两次登陆过程的结构变化,发现第二次登陆后,气旋的结构反而变得更有组织性、更紧密,并用雨带分布、地面涡度分布的
本文对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两次强对流过程有许多相似之处,高、低空西南急流适宜配置而引起的高低层动力场的
会议
海上风力的大小关系到出海船只的安全,直接影响到海洋渔业、航行、旅游行业的开展,但由于海上测点及资料较少,所以对海上风力的预报研究较少.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本文利用2000年
会议
本文利用卫星云图、常规观测资料对0407号台风"蒲公英"移动路径、登陆温州乐清后强度变化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表明:"蒲公英"路径主要是由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共同作用决定的;登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