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类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现状及差异化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实证调查

来源 :山东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d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动力是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是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当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富有理想、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也具有自我意识强、意志薄弱、学习功利性强的特点。步入大学校园,由于角色转换不适应、教育制度改革不完善、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各种负面思想和情绪的侵蚀等,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下降、上课毫无精神且易受干扰等现象。现有研究证明,大学生动力缺失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不可轻视的问题,所以真实了解和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状况,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关措施,对正确引导和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民办高校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为寻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各高校都在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教学督导工作的地位也愈来愈显得重要.民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着教学督导机制不完善、督导队伍人员不足、体制不合理、督导职能缺失、督导管理随意性大等问题.民办高校应强化教学督导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教学督导水平,创新教学督导实践.
为了促进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因此应提供丰厚的物质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坚持特色办校的经营理念,用特色引进人才,准确定位学科建设方向,避免盲目人才引进,为高层次人才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双管齐下,留住、用好人才。
介绍了高校育人实践与理论的困惑,论述了结构化育人模式,并从联系与差异、影响因素、专业与课程以及专业与行业企业阐述了学科专业建设,最后介绍了大学制度性创新文化构建。
众所周知,高校的基本功能包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而且是第一个重要元素.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说不是学校特别强调的问题,但是中国的教育发展到今天确实有必要强调这个问题.在面临这个社会的挑战、大学的功能越来越齐全、从边缘走向重心的时代,尤其是大学成为科技创新引擎的时代,应该怎么看待人才培养的功能.我国高校在相互追赶的过程当中,在加快教育发展的过程当中,特别是
论述了技术创新及其重要意义、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区域转型创新以及“一带一路”创新,介绍了创新与产业结合的新可能,建议产业园区应该作为众创空间的载体和平台,尝试打造更多区域创新共同体,探索建立产业研究院和智库,并且成立舆情基地。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天津市相关文件精神,学校立足本校实际,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相结合,顺应产业发展需求,顶层设计规划,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完善勇搏励志班“育全人”素质育人工程,加强课程建设,助推第一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职能,走出了一条"普及与前沿并举、通识与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必须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关键,以改革教育方式方法为动力,以完善条件制度为保障,以改进考核评价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标志,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为目的,围绕需求创新创业,依托专业创新创业,照顾兴趣创新创业,培养自信创新创业,挖掘天赋创新创业,强化技能创新创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一种兼顾创新和创业的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和创业的能力、意识和思维.高校是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重要支撑.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要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积极鼓励和扶持二级学院或教学单位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建设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完善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特征已由外延式发展(注重规模、数量的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注重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的提升),就是要实现从需求侧改革向供给侧改革的转变.因此,高校应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改革传统的发展理念与办学方式.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针政策的引领下,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开展创新创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的研究与培养活动,大力推进学校
大学精神是大学赖以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学精神的传承理应通过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来体现,这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大学内涵发展的基础工程。因此应以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体系建设,将人文精神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同时对课程体系进行多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