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辐射合并皮肤创伤的复合效应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化时代大量电磁信息设备的使用,形成电磁辐射为主要作用因素的复杂环境,微波的生物效应愈加受到重视,而多类损伤均会伤及皮肤,形成创面,因而易发生电磁辐射合并皮肤软组织创伤的新型复合伤,而其复合效应、机制及其防护措施有待探讨。本研究通过建立微波辐射合并全层皮肤软组织创伤模型,主要通过观测创面愈合规律以及实验动物神经行为学的变化,探讨上述两种致伤因素的复合效应,为研究此类新复合伤特点与规律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体视学(Stereology)是用数学方法研究由二维结构信息定量推论三维结构信息的科学。用体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组织的三维结构,并据其结构特点研究相应的体视学测试方法称为生物体视学(Biological Stereology),图像分析(Image Analysis)是其常用的研究方法。毒性病理学是采用病理学方法,通过动物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探讨组织形态学变化特点,为化学物质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
人脑动静脉畸形是青壮年出血性卒中的常见病因,炎症反应在脑动静脉畸形发病机制中的证据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多种炎症因子如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介素-6、髓过氧化物酶和粘附因子等的表达增加。MRI影像研究检测到了在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中有含铁血黄素沉积,提示临床中没有症状的微量出血。探讨炎症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与病变内含铁血黄素含量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佩戴式监测技术在高原卫生保障的作用、介绍佩戴式监测设备的网络接口、传输方法和应用模式。  方法:在高原偏远的基层医疗单位,实时监测低负荷、佩戴式的生理参数,通过远程网络,专门医学诊断结构或三甲医院可长时间、动态的监测病人多种生理参数,并将诊断结果返回到基层卫生单位。  结果:利用佩戴式监测技术建立了基层医疗单位和专门医疗机构的诊断网络,可以实时监测诊断高原常见病的基本生理参数,诊断报告回
目的:通过观察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S波段高功率微波(S-band high power microwave,S-HPM)、X波段高功率微波(X-band high power microwave,X-HPM)三种不同波段电磁辐射对Raji细胞内Ca2+浓度、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电磁辐射致免疫损伤的相关调控机制。  方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而大多数的电子设备如广播电视发射塔、通信基站、雷达以及微波炉、手机等电子产品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微波辐射。另外,新型高性能军事武器系统如预警机、电子干扰机、新型雷达、新型导弹制导系统等的装备及使用,使军队作业人员也暴露于更为复杂的微波辐射环境之中。由于微波辐射过度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所
目的:探讨抗辐灵对微波辐射致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100只二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辐射对照组(R)、抗辐灵1g/kg/d)组(S)、2g/0,g/d)组(M)及4 g/(kg/d)组(L).抗辐灵药物组每日1次灌胃给予抗辐灵溶液,连续给药14d,给药后7d采用30mW/cm.微波辐射大鼠1次,辐射时间为10min.于给药7d(辐射后6h)、停药后6h(辐
本文研究微波辐射对脑脊液中阿尔茨海默病(AD)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Aβ1-42)和微管相关蛋白-tau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为明确微波辐射与AD发生之间的关系并深入探讨其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既往研究表明,一定强度的微波辐射可引起男性性功能减退,精液质量下降,生育力降低,然而已有的实验研究大多关注于微波急性、短期及长期辐射后急性期和近期损伤效应,微波辐射后生殖损伤远后效应文献报道较少。本实验探讨不同剂量微波辐射致雄性生殖损伤远期效应及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不仅将为微波辐射损伤机制和防治措施研究奠定基础,并将为防护标准制定提供实验依据。
微波辐射广泛存在,因而可能发生微波合并其他致伤因素的新型复合伤,研究发现微波辐射及其合并皮肤创伤后动物学习记忆功能下降,特别是两种因素复合后对创面愈合起抑制作用,呈现加重效应。颈交感神经阻滞(cervical sympathetic gangliablock,SGB)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到颈交感神经及其附近组织,以达到颈交感干、颈交感神经节与节前、节后神经及其支配范围的区域性阻滞,其对机体的神经、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