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型肝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来源 :第11届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大会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f_phoe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小儿与成人重型肝炎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1淋巴细胞数量变化的差别,探讨小儿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 对35例小儿及30例成人重型肝炎进行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S+T淋巴细胞数量检测。结果:小儿重型肝炎成活的患儿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小儿重型肝炎中一岁以内患儿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S+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2“岁组(p<0.01);小儿重型肝炎组CD3+、CD3+CD4+及CD3+CD8叮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成人重型肝炎组(p<0.01);一岁以内的患儿死亡率最高(p<0.05)。结论:小儿与成人重型肝炎外周血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有明显差异,年龄越小CD3+、CD3+CD4+及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越高;小儿细胞免疫与成人明显不同,年龄越小,病情越重; 死亡率越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近年来小儿药物性肝炎增多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指导临床医师预防和减少儿童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1~2008年期间收治的小儿药物性肝炎共77例,对77例患儿用药史、时间分布、年龄分段、临床表现,肝功能、血常规检查进行总结。结果:77例小儿药物性肝炎在八年中占小儿肝炎发病率的10%;一岁以内的患儿发生药物性肝炎达36.36%;,近几年来小儿药物性肝炎发病率有所升高,与近年来
目的:探讨母婴单个核细胞(PBMC)乙肝病毒DNA(HBV-DNA)与血清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血清HBV-DNA阳性产妇55例,依据入院时血清HBV-DNA的检测结果分为病毒高载量组(≥106 copiesml-1,n=25)和低载量组(<106 copiesml-1,n=30),提取产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PBMC,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产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PBMCHBV-DN
为了管理好中药饮片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必须做到:①执行药品管理法,严把管理制度关。②完善验收手续,严把药品入库关。③认真做好保管工作,保证药品质量。④注意学习新知识,提高中药管理水平。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多数化疗药物进入机体后经过肝脏解毒代谢,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肝细胞产生毒性,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药物性肝损害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会导致化疗延期、剂量调整而影响抗肿瘤疗效。其轻者可表现为血清转氨酶升高,重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药物性肝损害屡见不鲜,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本文对肝细胞癌病人的术前评估和决策进行了简单介绍,重点介绍了肝细胞癌的几种质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降期切除和减瘤性切除、局部消融治疗、肝脏切除与肝脏移植以及分子靶向治疗。
目的:主要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美能)在治疗肝炎肝硬化病人中的疗效。方法:58例肝炎肝硬化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复方甘草甜素(美能)针剂8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4周;对照组:古拉定1.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4周。另外有腹水病人均适当使用口服利尿剂。一个月后观察症状和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
目的:了解老年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选择住院确诊的82例老年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就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肝炎肝硬化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肝炎肝硬化,主要并发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原发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及肝肾综合征。结论:老年肝炎肝硬化死亡率高,死亡原因以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防治各种并发症是降低老年肝炎肝硬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关键。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0000对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及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4比例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0000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48周;对照组(42例)予普通干扰素α 50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疗程48周,治疗结束后再随访72周。数据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在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2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与新生儿出生时乙肝病毒标准物(HBVM)的表现模式,为HBV母婴传播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间分娩的孕妇1537例,对应新生儿1550例(双胎13例),孕妇分娩前抽取肘静脉血、新生儿乙肝主。被动免疫前抽取股静脉血检测HBVM,对母婴的HBVM的表现模式进行分析。结果:HBV感染孕妇共有11种
目的:对一例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两次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方法:本病例为e抗原阴性的病毒性乙型肝炎,第一次妊娠孕晚期发生急性肝功能衰减,导致胎死宫内;第二次妊娠孕晚期又出现肝炎活动,因为及时发现并终止妊娠,使母子脱离危险。结果及结论:本文患者肝衰竭的原因考虑为病毒性肝炎导致。为e抗原阴性的重症乙型肝炎肝衰竭,病毒性肝炎在孕期易发生重症肝炎,尤其孕晚期HBV感染是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