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多中心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z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因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低氧性呼吸衰竭,且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iNO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iN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O吸入治疗,NO吸入浓度从5ppm开始,最高20ppm,持续吸入时间24~72h,同时动态监测主要血气指标,包括pH、PaO2、PaCO2、PaO2/FiO2、SaO2、动脉-肺泡血氧分压差[(A-a)PO2]以及氧合指数(OI)的变化。结果:iNO组(n=16)与对照组(n=19)比较,治疗后12、24、48h及72h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24h最明显[pH(7.4±0.1)比(7.2±0.1),PaO2(68.7±10.1)mmHg比(51.6±11.3)mmHg,PaCO2(38.6±8.2)mmHg比(48.4±12.1)mmHg,PaO2/FiO2(206.8±32.5)mmHg比(165.2±22.7)mmHg,SaO2(0.93±0.07)比(0.81±0.09),(A-a)PO2(227.4±126.8)mmHg比(346.7±160.2)mmHg,OI(5.8±3.5)比(9.2±6.2)]。iNO组气道NO2浓度1ppm,出血时间正常,死亡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未增加。结论:iNO治疗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氧合功能,纠正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儿童高原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观察其在治疗儿童高原性心脏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1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ACE
会议
目的:本研究通过了解急诊就诊儿童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年龄分布、性别差异、意外伤害发生的地点、类型等,为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提供有力证据.方法:本研究
会议
试验表明番茄苗期低夜温不仅提高了畸形果发生率,而且也提高了畸形果平均级数和综合指数,并增加了畸形果的类型,同时乱形果在畸形果中所占的比例也增大。试验还认为:引起番茄畸形
目的 探讨感控督导员制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 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实施感控督导员制度,并比较实施前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价早产儿母乳喂养强化起始时机和方法对早产儿住院期间生长、营养状况的影响,从而探讨早产儿母乳喂养强化起始的最佳时机和方法,以保证早产儿
会议
目的:调查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侵袭性真菌感染(IFI)临床特征,为其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8月武汉市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38例IFI患儿临床特征及治疗
会议
目前发现20多种与果实发育有关的酶和蛋白,其中14种mRNA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增加,8种受乙烯诱导,相关的基因已被克隆、测序并在染色体上定位.利用反义技术抑制这些酶和蛋白的表达,一方面可研究
自2019年12月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湖北省积极采取“隔离、救治、检测、封控”等一系列防控措施,实现了本土疫情的基本阻断.但随着境外疫情的发展及国内局部地区聚集疫情
目的:经动态监测北京地区尘螨过敏性哮喘患儿家庭内尘螨过敏原含量,获得室内尘螨过敏原含量季节性分布特征,并探索分析室内尘螨过敏原含量与哮喘临床控制水平及气道慢性炎症的
会议
目的:分析维生素E与哮喘发病的关系;观察哮喘小鼠喘息发作缓解情况;通过测量气道炎症因子IL-4、IL-13的量来评价y-VE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平均分成4组(n=10),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