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gational Study of Epidemiological Factors of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0093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hejiang control of maize rough dwarf research groups collaboration research in 1988-1989 indicated that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epidemic have a certain relationship with the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population dynamics, maize sowing, leaf age, cultivar resistance and rice factors during development of maize, which is the main basis for disease prediction.The result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prediction method and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with the control of maize rough dwarf.
其他文献
本文以从香蕉植株体内分离到的内生生防细菌FJAT-346为基础,研究该生防菌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离体抑制作用,同时筛选抗利福平和卡那霉素的生防菌FJAT-346双抗菌株,研究该生防菌双抗菌株在香蕉组培苗和盆栽苗体内的定殖动态,以及对香蕉枯萎病的盆栽防效和田间防效,并对该生防菌对香蕉枯萎病的抑制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本研究获得的香蕉内生生防细菌FJAT-346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通过抗
Rom2是Rho的GDP/GTP转换蛋白,属于细胞壁完整性途径中的一个组分.在人的机会病原菌新隐球菌Cryptococus neoformans中缺失rom2能使其致病力降低.在丝状真菌和植物病原真菌中尚无rom基因的研究报道.研究发现板栗疫病菌中存在一个基因与S.cerevisiae的Rho1GEF rom2和S.pombe的Rho1GEF rgf1具有高度的相似性(E-138和O),除具有GE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年发生面积为4500万亩左右,每年造成10%~30%的减产,是发展我国棉花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 2007-2009年,于我国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少11、天津、新疆13个省(自治区)96个县(地区、点)采集387个棉花黄萎病病株样品,分离获得308个棉花黄萎病野生菌株,单抱纯化216个菌株。以海岛棉PIMA90-51,陆地
本文报道我国炭疽菌属分类研究中的3个新记录种,它们是悬钩子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rubicola,可可盘长孢Gloeosporium theobromicolum,矮小盘长孢Gloeosporium nanoti和两个大陆新分布种,均有描述;标本保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研究真菌分类,经室内病原菌株观察,测量和绘图,鉴定出3种炭疽菌新病害,和两个大陆新分布种;现分
小麦白粉病(BIumeria graminis f.sp.tricici)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全国各麦区均有发生,并且在暴发流行年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一种即经济、安全又有效的方法.但是,由于小麦白粉菌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品种抗性容易被新的生理小种克服而使其抗性丧失.加强对病原菌群体的毒性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小麦白粉菌毒性的变化动态,为品种抗病性选育及合理布局提供支撑信息.本研究
2008~2009年,通过问卷和实地考察,调查了北京、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和辽宁等地的部分苹果园及苗圃根癌病的发生和为害情况.结果表明,这些苹果产区均有根癌病发生和为害,其中,果园根癌病的发生为害较轻,苗圃的病害发生情况相对更严重,个别苗圃的发病率达到了10%.从苹果病苗根癌瘤中分离到致病土壤杆菌菌株;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性状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其中3株鉴定为根癌土壤杆菌(Ag
水稻由于形态特性、生理特性、基因特性、生态特性、代谢特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品质,产量,抗性,营养,适应,栽培等品种特性。每个品种都伴随着不同的内生菌的生长,形成特定的水稻内生菌群落结构特征,不同的内生菌群落结构是水稻内生环境和环境条件自然选择的结果。反过来,不同的内生菌群落特征反映了水稻的特定品种特征。本研究选择野生稻、常规稻、杂交一代品种分析其群落结构差异及对汕优63不同部位进行内生细菌群落结
本研究以使用2年的微生物发酵床猪舍基质垫料为发酵原料,分别添加7种不同的生防菌菌剂:无致病力尖抱镰刀菌、淡紫拟青霉、无致病力铜绿假单胞菌、凝结芽抱杆菌LPF-I菌株、短短芽抱杆菌JK-2-GFP菌株、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和蜡状芽袍杆菌ANTI-8098A,进行垫料好氧发酵试验。在发酵的第2d、4d、8d、16d、32d,取固体发酵堆肥为材料,研究生防菌剂在养猪垫料中的生长特性;通过形态学观察、脚基
会议
解析了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的HC-Pro蛋白酶结构域的晶体结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了一个包含蛋白酶结构域的片段,并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晶体,另外利用硒代晶体和SAD法解析了相位,最终优化的结构分辨率为2.0埃。这个结构是个紧凑的α/β折叠,代表了该酶完成自我切割后的构象。结构显示切割后的碳端尾巴还紧紧结合在活性位点,阻止了其他底物的进入,这种自抑制状态解释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