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微流控芯片模压成形仿真与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第七届国际微流控学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微流控芯片是现代微芯片实验室的核心部件,其使用性能较树脂芯片有绝对优势,但玻璃材料的加工成本高昂限制了其进一步普及,模压成形技术是目前最有望实现玻璃微流控芯片高效、低成本加工的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近年来,硅纳米颗粒(Silicon nanoparticles,Si NPs)因其原料储量丰富、水溶性好、稳定性高、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好、低毒甚至无毒等突出的优点,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光学纳米探针,在医学、生物成像和生物传感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当纳流控装置从单个纳米通道向多个纳米通道放大过程中,由于多个通道界面的耦合效应,一些独特的离子传输特性和问题在实验和应用中出现。
本研究利用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单细胞克隆形成特性,发展基于微流控芯片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的乳腺癌干细胞靶向药物筛选方法。研究设计并加工了一种具有3840 单细胞捕获微池阵列的微流控芯片,并考察了其单细胞操控效果。
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之一,其灵敏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氮掺杂石墨烯(N-G)优良的电化学特性以及金纳米粒子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运用纳米金(AuNP)可以与蛋白质通过静电吸附作用结合的原理,构建了基于氮掺杂石墨烯的用于环瓜氨酸肽灵敏检测的无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antiCCP/CCP/AuNP/N-G/GCE)。
微流控芯片-电喷雾质谱分析方法具有检测通量高、分析耗样量低等优点,有鉴于对自动化、功能化芯片-电喷雾质谱分析平台的需求,我们通过在芯片中集成PDMS 薄膜气动程控微阀,实现了对芯片中液流方向的调控,并将其应用于农药的靶标抑制活性评价及豆芽发育全过程的植物激素的实时代谢监测。
界面精准动态测量的挑战在于亟需建立动态、原位、实时、具有高时空分辨的界面分析新方法。本研究设计制备了单个固体光电纳米孔道界面,建立了单分子界面构建新方法[1-2]。
纳米晶的传统制备方法有很多,如机械研磨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模板法等。这些传统方法存在较多问题,如苛刻的实验条件以及需要宏观批次式的反应器。
离子在生物纳米通道中的传输与生物过程密切相关,并受各种外界刺激的调控。多价离子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界刺激在调节离子输运特性方面表现出较强的能力,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1]。
传统植物学研究中,植物种子萌发及植物根系发育的实验多在土壤或者琼脂平板上进行。例如基于琼脂平板的种子萌发实验,涉及种子摆放、培养基更换、种子萌发计数等。该方法不仅耗时耗力,且不利于跟踪观测种子萌发后根系及枝叶的后续发展。
基于膜的离子分离技术具有无污染、能耗低、易集成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到水淡化和净化领域。近年来,新材料(二维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等)的不断涌现和对纳流控理论的深入理解极大地推动了离子分离技术的发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