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企改革与技术创新路径变迁的思考——从技术的社会形成( SST)视角看

来源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ST是一种对技术的社会和经济的分析,着重从技术的社会形成对技术进行研究.从SST视角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分析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进步等因素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变迁的影响,进而研究经济转型时期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联系、互动等关系,针对国有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方式、方法和流程,探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问题.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扎根理论初探华人商业送礼行为程序,有以下发现:在非完全竞争市场、非标准化产品、无客观衡量标准的产业属性下,贿赂行为特别容易发生.在商业送礼行为发生前,收、送礼双方都会对对方进行试探、观察等动作,但是,试探、观察的次数与时间并不多,且送礼前如果能找到熟识收、送双方的第三者居中牵线时,收、送礼双方的信任累积非常快速,送礼行为非常直接、大胆.而商业送礼的方式非常多,每一种商业送礼的方式会随着利
在商业社会,关系无处不在.本文主要从关系的概念、结构及测量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对企业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领导成员的关系与成员关系两个方面.然而,对领导成员关系与成员关系互动的研究较少或者不明确.本文主要立足文献,对领导成员关系与成员关系互动的研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和想法.
随着企业管理边界的拓展,企业的社区关系成为企业经营的社会环境.相关利益群体面临不同的利益取向与选择,社区和政府之间新型的代理合作关系使企业的社区关系发生新的变化.本文将就企业社区关系管理中企业、社区和政府的利益选择进行博弈分析,构建三方博弈模型.根据模型求解结果对政府如何完善中国企业社区关系问题提出建议.
在联盟博弈中,Shapley值反映了博弈参与者的话语权,是博弈者实力的重要指标,传统方法计算Shapley值一般仅考虑博弈参与者的绝对实力,本文引入社会网络方法,结合参与者在网络中的相对中心度,对传统的Shapley值计算方法进行修正,文章最后用案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根据山西地域特色的企业集群发展和现状,论文通过复制动态和进化稳定策略理论对山西地域特色企业集群的形成做了分析,并对集群中出现的假冒现象进行了动态博弈研究,针对以上研究分析,笔者对山西地域特色企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目前技术史领域有一种明显趋势,即把关注点从技术“生产”(创新)转向技术“消费”与“使用”.为把握这种动向,文章对国外有关技术使用者的文献进行综述,概括出四种研究进路,并逐一分析了所采用的核心概念与方法论,从而最终阐明了上述转向的“文化转向”实质.
国内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机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从技术机会的来源角度对技术机会的含义作了初步的界定,同时还从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两个视角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机会的发现及其功能,为该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国内对于技术机会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概念界定不清、企业外部环境缺乏协同以及技术机会发现主体的研究缺位等问题仍有待关注与深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解放的重要力量.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旨归,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带来了生产力的飞跃,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改变,推动了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的全面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人全面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也会对人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晶体管的问世,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半导体革命.本文对世界首个晶体管在贝尔电话实验室的诞生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认为晶体管的诞生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偶然因素,但它并非是单纯的偶然性发明,实际上它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有利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具有必然性的产物.
本文通过对美国科技计划ATP的分析,探讨美国政府在资助产业研发时,如何在追求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本国大企业、小企业以及外资企业进行资助,以及初步探讨如何适应WTO规则框架的约束,并试图寻找对我国政府资助产业研发方面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