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海地区牧草产业发展现状

来源 :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20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江苏沿海的地理条件、沿海农区牧草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描述,同时针对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富裕的特点,从农村产业结构、种草养畜、牧草的市场经济价值以及沿海开放型牧草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阐述;充分说明:在江苏沿海地区充分发挥地域特点,利用滩涂发展牧草种植业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畜牧业良性循环、提高滩涂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加速沿海农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明智之举。
其他文献
土壤盐碱化和干旱胁迫是限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因素。植物适应盐和干旱胁迫的有效机制之一是:利用液泡膜H+-PPase和H+-ATPase建立的跨膜质子梯度通过Na+/H+逆向转运蛋白将细胞质内过多的Na+区域化到液泡内,既减轻过多的Na+对细胞质的毒害作用,同时降低了细胞的渗透势,有利于根系在逆境条件下吸水:同时,液泡膜H+-PPase控制植物生长素的运输,从而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因而,液
雀麦属(Bromus L.)植物世界上约有百余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广布温带地区:中国近20种,多为优良饲用植物。在中国由野生驯化或从国外引进驯化后登记注册的雀麦属牧草品种8个,其中无芒雀麦7个,缘毛雀麦1个。雀麦属植物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类型多样,遗传多样性程度高,是优良的牧草种质材料。该属植物大多为优良牧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雀麦属植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可以发
吉林省较大的生态地理条件差异,致使牧草遗传资源丰富、种质资源多样。通过野生牧草驯化、杂交、诱变和引进种质材料的选择,相继培育出近20个牧草栽培品种,同时开展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和牧草种质材料的整理整合研究。目前,吉林省牧草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在生产实际中,不能满足饲草饲料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据此,提出了以下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建议:(1)开展境内牧草种质
紫羊茅是羊茅属中用于草坪草最广泛的种之一.它具有优良的坪用性状和较强的耐荫性,并且耐粗放管理。近几年来在我国广泛地用于休闲娱乐、绿地、观赏、环境保护草坪。本文主要综述了坪用紫羊茅引种选育的研究进展,明确我国在这一方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苜蓿遗传图谱构建是解析重要农艺性状(QTL)遗传特性和基因连锁分析的前提条件。由于复杂的四体遗传特性,目前已构建成功的苜蓿遗传图谱大多数是二倍体苜蓿,四倍体栽培苜蓿遗传图谱较少。本文就苜蓿遗传图谱构建研究已取得的成就、图谱绘制过程中的限制因素、解决策略和已有图谱的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回顾和讨论:对苜蓿遗传图谱研究,特别是构建四倍
本文在植物耐盐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牧草耐盐性选育研究进展。耐盐性牧草的选育有许多方法,包括选、引、育等常规育种方法和基因工程。它们各有特点,在对牧草耐盐性育种中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
苜蓿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广泛应用在苜蓿亲缘关系和遗传规律研究、基因突变、遗传多样性检测、基因定位、基因克隆、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种质鉴定、种质渐渗和基因转移、抗性育种等方面。本文主要对分子标记在苜蓿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综述。
应用RAPD分子标记对9个不同苜蓿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个品种10条引物共扩增出96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9.6条带,变幅在7~13之间。平均多态位点数为64.22,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6.90%。Nei指数比Shannon指数计算的遗传多样性低,但由两个指数估算的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分化比例十分接近,分别为10.15%和10.63%。就各个品种而言:黄花苜蓿2号表现出高的多态位点
苜蓿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种子产量低一直是困扰生产应用的重大课题。在多年研究工作基础上,采用多次回交转育法,改良现有苜蓿雄性不育系Ms-4。回交转育一般需要4-5代的分离和选择,主要性状才可稳定。早代选择可以较早地把不利于继续回交的材料淘汰掉,以便集中精力对性状好的材料继续选育。本研究采用细胞形态学方法,分析了回交早代雄性不育株雌蕊育性及与原不育系的差异。在回交一代中得到24株雄性不育植株,其中BCl
分子标记和遗传图谱已大量应用于我国主要作物的育种和遗传研究,苜蓿育种和遗传研究中应用的需求迫切。一年生苜蓿在我国农业中有较大应用潜力,同时,在蒺藜苜蓿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应用的推动下,一年生苜蓿的应用将会受到重视。国际蒺藜苜蓿基因组研究计划已经在其蒺藜苜蓿基因组公共数据库(TIGR MedicagoGenes Index)中收录了226923条EST序列。从大豆和蒺藜苜蓿ESTs序列中开发EST-SS